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近地轨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近地轨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近地轨道与远地轨道的区别?
近地轨道,是指航天器距离地面高度较低的轨道。近地轨道没有公认的严格定义。一般轨道高度在2000千米以下的近圆形轨道都可以称之为近地轨道。
由于近地轨道卫星离地面较近,大多数对地观测卫星、测地卫星、空间站以及一些新的通信卫星系统都采用近地轨道。
亚轨道和近地轨道哪个远?
亚轨道和近地轨道都是描述地球轨道上的物体运动的概念。亚轨道是指物体的轨道高度在地球表面到地球同步轨道之间的范围,而近地轨道是指物体的轨道高度在地球表面到绕地球轨道高度约为1000公里之间的范围。
根据定义,地球同步轨道是地球上某一点上空轨道的高度,物体在该轨道上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大约是35786公里。因此,亚轨道的高度一般小于35786公里,而近地轨道的高度一般大于地球表面但小于1000公里。
综上所述,亚轨道比近地轨道更远。
近地卫星和极地卫星区别?
近地卫星:转动半径=地球半径
同步卫星:转动角速度=地球自转角速度
近地卫星是指轨道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卫星,计算时轨道半径可近似取地球半径(这一点很重要)
同步卫星是指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的卫星,故称为与地球自转同步,叫同步卫星;由于周期相等的原因,卫星总在赤道上空、相对地面静止。
极地卫星又叫做“极轨卫星”,其主要指采用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平面和太阳光线保持固定交角的近地同步卫星。飞行高度约为600~1500公里,卫星倾角约为81度~103度,每条轨道都经过高纬度地区。
什么卫星接近于地球表面?
最接近地球的是士卫六泰坦星,这颗星球不仅有山、有河、湖、有大气,还有和地球一样的液体循环系统。
土卫六泰坦星是太阳系第二大卫星,体积仅次于木卫三,是土星系统中最大的一颗卫星,平均半径大约为两千五百七十五千米,比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的水星还要大几分。
所以你可不要以为它是卫星就觉得它很小,它距离地球大约十四亿公里,如此遥远的距离,以至于太阳发出的光需要大约八十分钟才能到达土卫六。
近地卫星,大约距地球表面300——700公里。如天宫一号就是在约343公里高的近圆轨道上与神八进行的对接,属于近地;而且一般卫星都是椭圆轨道,本身就有近地点与远地点,很难说具体什么卫星距离地球最近。
近地卫星的高度是多少?
近地卫星是指轨道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卫星,计算时轨道半径可近似取地球半径。 通常把高度在500千米以下的航天器轨道称为低轨道,500千米~2000千米高的轨道称为中轨道。中、低轨道合称为近地轨道(又称顺行轨道)。它的特点是轨道倾角即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近地轨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近地轨道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