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虎斗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虎斗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http://p3-sign.toutiaoimg.com/2e95a00030dfe2e60d4a5~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35945049&x-signature=zSEPGauncNWZRMcnl3oy2L79ck8%3D)
都清楚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但究竟是咋借的,是谁借给的,借的那一块疙瘩地,具体咋说的,这些事就说不清楚了。
这事太复杂,暂且不多说,就题主的问题,简单说一下这个事吧。
01
建议孙权借土地给刘备的是鲁肃还是周瑜呢?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
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
这是说,后来虽然劝我把土地借给刘玄德,这是他的一个短处,但是不足以损害他的两个长处啊。
这一短二长是说谁呢?这里的他究竟是指周瑜还是鲁肃呢?
豹眼看到一些资料介绍说,是周瑜做主把荆州南郡的公安县借给了刘备。
这明显是断章取义,张冠李戴。
这个需要说清楚,别的史料是如何说得,暂且不论。既然说得是《三国志》,那就必须把《三国志》的记载说明白。
传记记载,孙权与陆逊讨论周瑜、鲁肃、以及吕蒙时说道:
“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
孙权对陆逊说:周瑜周公瑾大破曹孟德,开拓了荆州地盘。在很长的时间里,很难有人能够继承他的才干。现在你来了,就能接替他,继承他的职位。之前,周瑜邀请鲁肃鲁子敬来到了江东,让我见到了鲁子敬。在酒宴上,他很快就谈到了政事的要点是帝王的功业,这是他第一让人痛快的地方。
那么,究竟是谁让孙权痛快呢?
周瑜大破曹操、开拓了荆州地区,邀请鲁肃来加盟,这自然是令人痛快的事吧!
酒宴上,鲁肃三句话不离本行,很快就为孙权谋划帝王之业,这很令人痛快吧!
从这里,豹眼还真看不出,是谁让孙权第一痛快,或许是二人都令他很痛快。
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
刘琮投降曹操,曹操扬言率领数十万大军南下攻占荆州。孙权遍问诸将群臣,无人能回答如何应对。张昭等人主张遣使修好,唯有鲁肃反驳不可,并建议赶紧召回周瑜,委以重任,让周瑜率兵抵抗,这是第二痛快的事。
这里也是鲁肃与周瑜一起的事,到底是鲁肃的建议令孙权痛快呢?还是周瑜击败了曹操大军令孙权痛快呢?还是这二人做的这个事令孙权痛快呢?
这个也说不太清楚。
接下来孙权说:
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
意思是说,而且他的决策、谋略,超过张子布、苏文表远多了。
这里也看不出,孙权说得是周瑜还是鲁肃。
之后,孙权紧接着就说出了题主所提示的问题:
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
他后来劝说我把土地借给了刘备,这是他不足之处啊。但这个短处不足以损害他的两个长处。
从这整整一大段话来看,的确不太好辨别,孙权到底是在说周瑜还是鲁肃。
因而,也就不好以此肯定,就是鲁肃建议把土地借给了刘备。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http://p3-sign.toutiaoimg.com/2e94b00030a6ba1982057~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35945049&x-signature=AeHB8%2F8quV6Wl%2Bq6r08QneMT2zw%3D)
02
鲁肃建议孙权借荆州给刘备。
据《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到京口去拜会孙权,请求管辖荆州,只有鲁肃劝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来共同抵御曹操。
这个就说得很清楚了,没有任何争议。
再看一下,当时周瑜是个啥态度。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这里说得也很清楚,周瑜专门上疏建议孙权不要把荆州的土地借给刘备,还出了个馊主意,把刘备迁徙到吴郡去,广筑宫室,多给美女珍玩,使他享受声色之乐。而且把关羽、张飞各置一方。
但孙权以为曹操在北方虎视眈眈,此时应当广揽英雄,又担心刘备一时难以控制,就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
结合周瑜、鲁肃的传记来看,的确是鲁肃建议孙权把土地借给了刘备。而周瑜开始就是持反对态度,但孙权采纳了鲁肃的建议,而否决了周瑜借土地给刘备的建议。
不过呢,孙权还是采纳周瑜的美人计,把刘备困在吴郡,但此计失败,也就是后世所知“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http://p3-sign.toutiaoimg.com/31c5000361e668067787~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35945049&x-signature=stq%2Fs3eGTSVRE%2F%2FB8Lu6lBCZdQQ%3D)
03
孙权此论有失公允,鲁肃借荆州不是其短处而是其长处。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鲁肃给人的印象是憨厚、稳重,有长者之风,但史学界对鲁肃的评价是杰出的战略家、外交家。
其主要成就就是促成了孙刘联盟,而且一直坚持维护这个联盟的存在。
在这一点上,鲁肃与诸葛亮高度一致,这个战略眼光,不要说远在周瑜、张昭等人之上,而且就是刘备、孙权也远远不如。如果没有刘备集团的存在,孙权集团恐怕早就被曹魏灭掉了,甚至在曹操时期,就不会有三国鼎立的局面出现。
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后,曹丕直接把蜀汉抹掉了,如果不是再一次发生瘟疫,江陵之战,曹丕就把孙吴给灭掉了。
再说,刘备借的荆州,仅仅是荆州的一部分。赤壁之战后,荆州被曹操调整为荆襄九郡,曹操占据三郡,刘备、孙权占据六郡。
从周瑜传记来看,刘备当时占据南四郡及南郡的公安,孙权占据江夏郡(江南部分)及南郡大部。
湘水划界后,刘备、孙权各据三郡。南郡全部归属刘备,而南四郡中的长沙和桂阳归属了孙权。
退一步讲,刘备、诸葛亮妥协,是不想与孙权撕破脸。如果孙权一定要撕破脸,刘备绝对不会把占据的荆州部分让给孙权。
再说荆州这事根本就不存在借不借的问题,本来也不是你孙权的。尽管赤壁之战周瑜打败了曹操,但不等于原来刘表的地盘就理所当然的归你孙权。
刘备说借,那是给你孙权面子,你真要开战,刘备集团一定会奉陪。
周瑜的战略一向就是二分天下,划江与曹操分而治之。这是周瑜自负其才的表现,但遗憾的是英年早逝。
在所谓的借荆州这件事上,鲁肃是对的,这也是孙权采纳其建议的根本所在。
而孙权把这责任推卸给鲁肃是不公允的,孙权对陆逊那么说,或许是言不由衷,只是给自己找个台阶。
孙权自己也说了,这是鲁肃的短处,但不足以损害他的两个长处。
总不能让孙权自己说:把土地借给刘备是我的过错,虽然鲁肃有建议,但是我考虑不周所致吧。
由此看来,有人说是周瑜做主,把荆州借给刘备是不确切的。的确是鲁肃建议孙权借出去的。没有孙权点头,谁也不可能借荆州给刘备。
刘备所借的荆州,仅仅是荆州的一部分。凭借刘备当时的势力,有关羽、张飞、赵云、魏延等人及刘琦的势力在,就算孙权不借也难。
但借荆州维系了孙刘联盟的存在,就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否则孙吴恐怕抵抗不住曹魏的进攻。
鲁肃不愧为战略家,具有远见卓识。孙权之所以说借土地给刘备是其一短,纯粹是给自己寻找的一个借口。
豹眼认为,鲁肃没有错,而且很高明、很了不起。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http://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0022/51e8a3b1b80b4f9bb44daec46d337444~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35945049&x-signature=rPRIJkHxTNLQUdy%2FHzmH3jFjvfI%3D)
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借错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1,当时天下,还称为汉朝。天下表面上,还是汉天子的天下。荆州之地,属于汉朝,孙权也自称汉臣。
鲁肃作为孙权的跟班,在未经汉天子允许的情况下,他代表东吴,将荆州借与刘皇叔。此举大逆不道。
2,当时荆州属刘表及其子嗣刘琮所有,东吴并无染指。后来荆州归属汉相曹操,东吴也无力窃取。东吴一无荆州的所有权,二没有占领过荆州,却将荆州借给了刘皇叔。这只是鲁肃利用小聪明,去讨了个口封而已。此种行为有失人格丶国格,自此东吴成了三国之中,口碑最差,最招人看不起的一方。
3,鲁肃凭口水,借出荆州。其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可以时常借口讨要荆州,去敲打刘备集团。以此来掌握“孙刘联盟”的主导权;二是,一旦有机会,东吴就可以明正言顺的去占领荆州。
正是鲁肃设下的这条“妙计”,诱发了后来的关公失荆州、吴蜀大战等一系列事件。而这一系列事件,直接葬送了吴蜀两国的前途。
从鲁肃借荆州,这一举措,可以看出,做人做事要有度,任何算计都要有分寸。老实人终归难吃大亏,聪明有时反被聪明误。
浅谈刘备与鲁肃"借荆洲"的历史案例
刘备三顾茅庐,签下君子联盟,隆中对,制订兴汉大纲。主策划设计人:诸葛亮。审批,刘备。在这个大纲计划里,应该包括荆州啊,还有更广大的土地!这里,我包容地看待刘备借荆州土质的行为性质,是无奈之举!这不能上升到道德品质问题,如果一定要上升问题性质,那就是上纲上线,那就是有诋毁刘备之嫌了,荆州这点事儿小吗?
这应该回归到战略层面上来。谋国之道,超越常理常态,这叫雄才大略!
话说鲁肃,字子敬。实诚君子也,为人忠厚,善待朋友,视刘备集团为忠实的朋友,也是刘备集团的最大支持者和赞助人!用现在话说叫投资人,或者说是盟友,战略合作伙伴!
做为普通人,鲁肃的为人无懈可击!朋友之间借借拿拿实属正常,有道是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刘备这位朋友有求上门,慷慨解囊相助无不应该,谁都有求人帮忙的时候嘛!何况,布衣之交不相欺,况且刘备集团多仁义君子,借荆州这点土地用一用,有甚大惊小怪?何况,刘备,真仁义君子也,善名远扬,交这样的朋友,值得拥有!"不要用小之心,度君子之腹"!于是,鲁肃大胆做主,不需立字划押担保契约书之类繁锁程序,开借!批准。
其实,鲁肃应该算是担保人,用现在话说也叫证人!可以上所述这些应该仅适用于信誉好的普通守法公民!
鲁肃刘备的这种借贷历史案例纠纷仔细分析其中责任划分研判,判定结论:鲁肃失职渎职!鲁肃之过,过在概念混乱,偏听轻信,这些就构成了思想错位。最大的错误是他误判对手,以为这是个人民间借贷,忘掉了这是集团利益,换言之,这是战略之举,不是朋友往来借贷,因为这是国家版图,是国家利益!
鲁肃之错,错在轻信,错在谋略不周,利害不分,错在胡作为,乱作为!错在战略误判!
一点浅见,与大家分享。谢谢大家关注支持!
【戰國君手札】
实际在这件事上,鲁肃不但没有错,而且处理还是很有远见的,当然了,我们作为后世人来看如此,而孙权碍于当局者迷,是难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的。
看历史一定要看细节,孙权评价鲁肃的行为,是与陆逊在一起说的。彼时的陆逊替代了周瑜、鲁肃、吕蒙三任大都督,可以说是东吴最为倚仗的人。因此,孙权对陆逊说的这番话,颇有希望借此点一点陆逊的意味,因此难免不客观。
一、孙权对鲁肃的评价及背景
孙权当时与陆逊这么评价鲁肃的:
鲁肃初见我,便为我勾画了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政治蓝图。这是鲁肃第一件令人称快的事。
曹操南下,刘琮出降,献出荆州全境。乘势征伐江东,我问计张昭、秦松,皆主降,唯鲁肃驳斥他们,并劝说我,急召周瑜回来,受命他率军讨伐曹操。这是鲁肃第二件令人称快的事。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http://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0022/6296968a0b1d427d9a076782eae521cf~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35945049&x-signature=hLrrnIb6mUxI9bp1rnnz3lz2H7c%3D)
后来他劝我借地给刘玄德,这是他的一大短处,但并不损害他的两个长处。
接着他还说到:在图取关羽上,吕蒙胜于鲁肃。鲁肃曾对我上疏:“帝王之路上,总有贤人帮助驱除祸患。关羽能助我们北拒曹操,不用太忌惮他。”这是他不能图取关羽,反而对外夸口的表现,我也宽恕他,不求全责备了。
以上说法,明显是带有主观倾向,把刘备能够西进图取益州做大做强等一系列令东吴不爽的结果怪罪到了鲁肃借地给他们上,这……未免太牵强了。
二、当时的实际情况
实际上,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完全取得益州。孙权着急讨要荆州,刘备以缓兵之计对他说:“等我打下凉州,荆州都给你”。孙权觉得被大耳贼骗了。于是两家开战,孙权派吕蒙率2万人直取南三郡,派鲁肃率1万驻巴丘抵御关羽,刘备带着5万人赶回公安,让关羽带3万人进驻益阳。此时,刘备惊闻曹操拿下了汉中,孙权亦觉得此时应该带着10万大军攻打合肥,两家讲和。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http://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0022/bdc1872a675140a1a685c68d1ff7b9a7~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35945049&x-signature=l%2BxETGfXt1L2g4mClC%2FJM64ZV7s%3D)
以湘水为界,西归刘备,东归孙权。至此,刘备交出桂阳郡,长沙郡东,江夏郡夏口。
孙权不过给了刘备江陵和武陵郡北部,换来的却是整个湘水以东,赚大了。
这就是鲁肃借荆州带来的结果之一。
赤壁之战前两家结盟,打赢了肯定平均分赃,那时候刘备有了诸葛亮的辅佐,就已经压制不住了。后刘备在西边坐大,凭江东实力,既要北拒曹操,又要吞掉关羽,怎么可能呢?
三、鲁肃借地的影响
且鲁肃让他借荆州,形势上是有远见,结果还赚来湘水以东一大片土地,为之后吕蒙白衣渡江铺垫。
此外,当时还有以下好处:
- 1,让刘备承担防御曹操的责任。
- 2,避免东吴腹背受敌的局面。
- 3,降低东吴因为战线拉得过长导致的军事经济后勤方面压力。
吕蒙是实实在在的鹰派,但即便如此,当他接替鲁肃后,短期内也没有太多大的动作,还假装和关羽修好。可见关羽是很难被武力拿下的。后来也是通过偷了关羽的身后,瞄准了关羽进军襄樊,被徐晃击退,战线拉得太长这一致命弊端,吕蒙陆逊才趁机吃掉了整个荆州。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http://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0022/91de8ab64c72469b913d7769ae70c082~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35945049&x-signature=awgdlWvOsvMk2RADHkU%2FML4%2BaPc%3D)
总之,孙权会这么说,
一是鲁肃在位时,三家的格局导致东吴确实难有大的作为,且刘备趁机壮大实力也是时所必然;
二来孙权此时经历过合肥几场败仗,想要陆逊更加鹰派一些,而不是再去无限期地修好。
关注@戰國君,带你畅游历史星河,品读历史人物,汲取文化滋养~
随手转发是美德,
欢迎在下方留下宝贵评论,和我一起交流三国那些事儿~
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里鲁肃长期以来,不论是名声还是评价总是不如其余三人,甚至孙权还曾当众批评鲁肃借荆州。
那么,鲁肃为什么要借荆州给刘备,这真的是错误的战略吗?
《塌上策》VS《隆中对》
大家公认蜀国的战略是依循诸葛亮的《隆中对》,但其实早在《隆中对》提出七年,鲁肃就已为孙权规划吴国未来战略方向的《塌上策》。
《塌上策》提出时间是在建安五年,当时孙权问策于鲁肃,鲁肃提出四大观点:
汉朝没希望了,曹操不可能短时间崩盘
稳固江东统治,等待天下有变
以长江为天险,划江而治
等待时机称帝,统一天下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建安十二年提出,同样是刘备问计于诸葛亮。《隆中对》重点:
曹操不可能短时间击败
结好孙权和四周的戎、夷、越等族
夺取荆益两州
汉室复兴,一统天下
荆州出宛洛,益州出关中
《榻上策》和《隆中对》都主张进攻荆州,夺取益州,等待时机北伐,为什么鲁肃会放弃自己早年的战略,转而支持将荆州借给刘备,成全诸葛亮《隆中对》呢?
鲁肃的选择
《隆中对》和《榻上策》两个策略都提到要夺取荆益两州,这是刘备和孙权两方难以调和的战略冲突。可《榻上策》提出于建安五年,当时荆州之主还是刘表,刘备尚不成气候。到了建安十五年,周瑜虽然打下南郡,正准备筹划进军益州,但遭到刘备的阻挠。
刘备当时盘据荆南四郡,威胁如果周瑜执意西征,那他不惜隐退,可同时关羽、张飞、诸葛亮却分别驻军于前线,让周瑜不敢妄动。
周瑜西进益州敢绕过刘备吗,这不可能。刘备或许打不赢周瑜,但如果趁周瑜用兵时突袭,那周瑜的下场不会比关羽败走麦城还要好。鲁肃正是看清这点,才会在周瑜死后,提出借荆州,取代自己过去提的《榻上策》。借荆州对东吴来说,有几项很明显的好处:
化解刘备和孙权两方的战略冲突,强化两家联盟。
将西线防御曹操的压力转移给刘备。
集中兵力北上夺取合肥
守江必守淮
结果来看,借荆州确实壮大了刘备,可东吴有什么损失吗?没有。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http://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0022/88c9ef1233bc45de8cc377a4c016b17a~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35945049&x-signature=BQUn9c4vDNvuJxXxBRelvtZxi74%3D)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http://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0022/430adbf58c5944b897976e495641686f~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35945049&x-signature=s0CBO0%2ByWzu57y7F6s3NcvQN6TM%3D)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虎斗拳]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http://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0022/f85b168b7d95404e9f5e4eab0680929d~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35945049&x-signature=gLNSekS9y2rT7NWotx%2BOzwb4KNU%3D)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虎斗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虎斗拳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