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柯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柯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柯达是哪个国家的?
柯达公司是美国的。柯达公司的全称为伊士曼柯达公司,前身是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和商人亨利斯壮,在1881年建立的“伊斯曼干版公司”。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胶片供应商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
柯达是哪个国家的?
柯达是美国的,富士是日本的。中国有乐凯。
1、柯达,1878 年:乔治·伊士曼先生高瞻远瞩地预见了明胶干版取代当时流行的笨重而庞大的湿版摄影的趋势。干版可由摄影师自行决定曝光和冲洗的时间,而湿版则必须立即涂布、曝光,并趁湿冲洗。
2、富士,富士胶卷于1934年创立,其前身是大日本塑料的“胶卷试验所”。1919年开始研究制造胶卷的技术,1922年开始研究感光乳剂,1925年在积累照相工业的经营诀窍的同时,成立了“胶卷试验化所”,正式开始研究制造胶卷。
3、乐凯是中国的一种胶卷老品牌,是胶卷行业的唯一可以与世界品牌柯达和富士并存,并且一直在中国胶卷市场上鏖战了多年的“三国演义”。2003年柯达和乐凯合资。
柯达是什么公司?
柯达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其业务领域涉及摄影、医疗影像、商业影像等,是胶卷、胶片和第一部给非专业人士使用的相机的研发者
柯达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简称为柯达公司,是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为柯达全球第二大胶卷市场,仅次于美国。而根据预测,数年后,中国将成为柯达的全球第1大市场。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
柯达是哪个国家的?
是美国的。
柯达是美国的品牌。柯达是伊士曼柯达公司旗下的品牌,其于1989年由乔治·伊士曼创立,因其摄影电影而闻名遐迩。柯达是市场上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以前称“柯达时刻”成为摄影的代名词。
柯达创造了数码照相技术,是什么导致柯达走向破产?
首先要强调,柯达并不是倒闭,而是业务转移,停止胶片业务相关部门的运作,独留胶片销售部门继续销售业务,清理库存。
柯达患了许多大企业都存在的问题,体量大导致反应慢。还有,柯达虽然最早推出数码相机(发明数码相机的不是柯达),但因为考虑到数码相机可影响到胶片市场,当时数码影像技术非常初级,无法和胶片相提并论,而胶片及其相关的服务销售业务占收入的绝大部分,所以对数码相机的推广、技术开发兴致索然,没有看到数码相机的前景,自然就没有抓住数码革命的机遇。这是一个存量和变量取舍的问题,而柯达和许多老牌巨无霸企业一样,选择了存量,错过了变量。
而在今年(2018年)下旬,由于市场上对胶片的需求增加,胶片市场回暖,同时出现了新投产的胶片相机。在一番市场调查摸底后,柯达决定复产一款专业级135画幅反转片胶卷——E100。而且并不是简单的复产,而是在配方上进行了深化改进,性能进一步提高,宽容度大得惊人。柯达在胶片技术上的底蕴和实力,有望让它作为胶片摄影,这个小众市场的领导者身份,重新回到公众视线。
我看到过 Quora 上有用户对这个问题做过回答,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柯达公司 1880 年成立,到了 70 年代中期,柯达在美国胶片份额占了 90 %,相机销售市场占到了 85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柯达是全球十大最有价值品牌之一,1996 年柯达的收入达到了近 160 亿美元。
然而到了 2012 年,柯达宣布破产。
1990 年开始,数码相机问世了,柯达也逐渐面临困境,更可怕的是,柯达那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已经长时间没有采用任何新技术了。而要知道柯达其实在1975年发明了数码相机,但是他们却毫无作为。
1981 年,他们的市场情报负责人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虽然数码相机有一定潜力取代传统的胶卷相机,但是柯达有 10 年时间为数码相机带来的颠覆做准备。
事实上,那时候正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数码相机才刚刚起步,然而即使柯达知道什么事情即将发生,他们却没有做任何事。(柯达那时候认为如果他们全面拥抱数码相机业务,会损害到他们本身的核心业务,还会严重影响到他们和零售商的关系。)
柯达开始认真对待数码相机是在 2000 年初,但那个时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迟了。
单纯从个人审美上来说,我觉得柯达相机非常难看,设计上难以吸引人,感觉就像是他们在向世界咆哮他们也已经开始兴致勃勃的进入数码相机领域了。
同时,柯达的克星富士胶片很早就拥抱了数码相机,并且将其多元化投入到其他业务当中。
了解更多硅谷前沿深度讯息请看 硅发布 微信公众号。
我个人的年纯收入从来没有达到过1000万,我最多也没有管理过超过100个员工,所以,要从经营管理的层面来说,我不可能来指责一个世界500强的公司的一众高管了,也不可能给出什么灵丹妙药来拯救柯达了。

以上是柯达公司发明的数码相机
好吧,这就好比,医生看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即将死亡,可是却无能为力。可是你有什么办法呢?你真的有什么好办法呢?
虽然如此,我还是可以高谈阔论一下,谈谈我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嗯,没错,数码相机的原型机是柯达发明的
一个东西,并不是只有一个厂家可以做了。任何一个产品,一旦被发明出来,肯定会有很多厂商来做嘛。
所以,柯达是发明或者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产品类别,可是,并不意味着柯达就是当然的老大。
你想一下,华为在成为通讯业老大之前,是不是早就有不少老大了?可是华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现在有人指责柯达公司的CEO,说指责其冷藏了数码相机,害怕数码相机侵蚀其胶片,这个真的是有点搞笑了。柯达毕竟不是专业生产相机的厂商了,柯达做不好相机,这个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呀!

柯达的历史,已经载入了史册,这就足够了!
最终能够做好数码相机的,不还是哪些本来就能够做好相机的厂商吗?佳能尼康,就是本来做相机的嘛。富士,富士很早就能够做很好的相机了呀。索尼,索尼的摄像机和各种电子器件也是索尼的老本行了嘛。
柯达竞争不过佳能尼康索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当然,如果柯达可以超过他们,那只能说是奇迹了,不是嘛?
二、确实是数码相机导致了柯达的没落
没错,是数码相机导致了柯达的没落。胶片被数码取代,而柯达又没有找到其他什么更赚钱的支柱性产业,这个真的是没有办法了。
柯达,要么比佳能尼康更能做好数码相机,要么找到转型做其他。这两样都没有做好,那就只能没落了。
三、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盛极而衰是普遍规律
走向死亡,是个很正常的事情。
柯达公司,走向了没落,甚至基本上等于了死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也活了一百多年了,虽然可惜,但是也符合哲学常识。
尤其是在非常旺盛的时候,也许,突然就走下坡路了,这个太正常了。不一定是企业领导的问题,而是,外来的一些致命因素,是你确实毫无准备的。
居安思危,互联网行业,普遍有着更强烈的危机意识。阿里,腾讯,都明白,也许不用一年的时间,世界就会变得面目全非。没几年的时间,腾讯的QQ就没落了,唉!
总结一下:盛极而衰,胶片的全盛,柯达的霸主地位形成之日,却意外遭受了数码摄影革命的冲击,这个确实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柯达帝国的崩塌,换做任何一个人,可能都没有回天之术了。
一、柯达公司是一间大型世界级摄影器材公司。它的前身是由著名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和商人亨利·斯壮在1881年创建的“伊斯曼干版公司”,我们先看看柯达辉煌的历史:
1、发明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
1975年,美国柯达公司的实验室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

2、感光界曾经的龙头老大
早在1964年就发明了立即自动相机,全年销售额750万台,是当时照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纪录。1966年,柯达海外销售额达21.5亿美元是第2名爱克发的6倍。1990—1996年,在品牌顾问公司排名的10大品牌中,柯达排名第4,是感光界的龙头老大。
3、胶卷时代占有全世界市场将近70%的份额
在胶卷时代曾占有全世界市场将近70%的份额。但是在2003年由于胶卷销售下降,柯达当年利润只有41.8亿美元不到2000年143亿美元的30%。
4、1997年市值最高达到310亿美元
1997年市值最高达到310亿美元,到2017年3月,其市值不足10 亿美元。柯达公司2016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5亿美元,GAAP净利润为1600万美元。

5、全球员工最多达到14.5万人
在辉煌时期,柯达全球员工有14.5万。聚集了全球顶尖的工程师、博士和科学家。
6、成立130年历史共有1万多项专利技术
从2008年至今,柯达通过出售专利获得超过20亿美元的收入。

二、没落的原因:
1、1975年,美国柯达实验室工程师Steven Sasson把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的成果汇报给直属部门领导时,却没有得到任何嘉奖,甚至被要求严格保守商业机密,以免影响胶卷的销售。
2、柯达早在1998年就发现传统胶片市场萎缩,但柯达公司担心胶卷市场受到影响,一直没有大力发展数字成像技术。

3、从2000年以后全球数码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这时全球彩色胶卷的销量以每年10%递减。但是柯达一直没有全力发展数码业务,直到2002年,柯达的数码率只有25%左右,而竞争对手富士已达到60%左右。
4、2003年,柯达这时才决定从传统影像业务向数码业务转型。第二年2004年,柯达推出6台数码相机,但利润率仅1%,而82亿美元的传统业务的收入又缩减了17%。

5、2006年,柯达最终将全部数码相机业务卖给新加坡伟创力公司。2007年又将原四大业务之一的医疗成像部门,以25.5亿美元卖给加拿大资产收购公司OneXyi。2007年,又将所持有的乐凯股份以3700万美元低价转让给中国广州诚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6、2012年,柯达公司向法院提交破产保护申请。之后完成重组,现在柯达还有胶卷业务板块,主要面向小众的电影市场;同时,柯达也向报纸印刷、包装和一些相关企业提供服务。

柯达的没落的原因竟然就是自己所发明的数码照相技术,因为害怕颠覆性创新砸了自己的胶卷业务,直到2003年,柯达才宣布全力发展数码产业,但是当时佳能、富士等日本品牌已占据数码照相的领先地位。
柯达留下的教训就是经营者都必须主动地变革,主动地颠覆旧有优势,打破陈规,即使自己不砸自己的旧优势,竞争者也会砸,与其让竞争者砸,还不如自己主动地迎合时代,方能在与竞争者较量中获胜。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爱学摄影”,每天更新原创摄影教学视频。
船大难掉头,厉害的公司多了,但只要是类似的结构,最终只有破产一个结局。
研发是需要庞大的市场来消化的,当出现产业升级的时候,倒下的,总是守成企业,很正常。
几句话难以描述清楚,类似的问题头条上出现了好多次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柯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柯达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