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5g标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5g标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5G的标准?
1.峰值速率需要达到10-20Gbit/s,以满足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大数据量传输。
2.空中接口时延低至1ms,满足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实时应用。
3.具备百万连接/平方公里的设备连接能力,满足物联网通信。
4.频谱效率要比LTE提升3倍以上。
5.连续广域覆盖和高移动性下,用户体验速率达到100Mbit/s。
6.流量密度达到10Mbps/m2以上。
7.移动性支持500km/h的高速移动。
5g有几个标准?
2个
5G的标准有2个,分别是R15和R16这两个版本,其中R15标准是重点满足增强移动宽带和低时延高可靠应用需求,而第二个标准R16是满足eMBB、URLLC、大连接低功耗场景mMTC等各种场景的需求。
5G没有具体统一的标准,只能从相关技术层面来判断。
5G标准到底有几个?
5G只有一个标准。为了方便国际化的交流,统一5G标准,将不会再有多种技术版本,全球5G手机采用同一标准。
说到5G的标准,大家可能都知道所谓编码之争,一些不太了解的网友把5G标准简化成了编码之争,所以一个版本是华为和高通争5G标准,最后联想倒向了高通,最后5G标准让高通占了上风。这个显然不是事实,是对5G标准不够了解。
5G标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从编码、空口协议到天线林林总总,很多个方面,所以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多个工作组在进行工作,由某个或是某几个企业领装头,写出标准,大家讨论,最后确定,众多的标准一起形成了整个的大家都认同的唯一的5G标准。
5G标准一个完整的体系之下,就需要进行多个子标准的立项,哪个国家和企业立项多,自然在整个5G标准中就拥有主导权。立项是谁能提出来,肯定是大国,大企业才有资格提出来,或者说是有技术积累、有对5G前瞻要求的企业才有资格提出来。
全世界5G标准立项并且通过的企业是中国移动10项,华为8项,爱立信6项,高通5项,日本NTT DOCOMO4项,诺基亚4项,英特尔4项,三星2项,中兴2项,法国电信1项,德国电信1项,中国联通1项、西班牙电信1项、Esa1项。按国家统计,中国21项,美国9项,欧洲14项,日本4项,韩国2项。5G的标准立项就被这些国家瓜分了,世界上其它国家基本上没有什么发言权,这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或者说5G标准的重要主导者是谁?当然是中国。
5G没有具体统一的标准,只能从相关技术层面来判断。
1、idelink技术:
这是早已存在的设想,这项技术能让移动电话之间直接通信,类似于对讲机。Sidelink源于C-V2X标准,原本是为汽车之间的通信而开发的,未来有望应用于广泛的领域,比如没有蜂窝网络覆盖的建筑物内的通信。
2、71GHz技术:
这是因应5G毫米波通信而提出的,同时比部分运营商正在测试的28MHz频段还要高,频谱资源更充沛一些。3GPP正在研究基于71GHz频谱的5G通信,来自美国的高通、英特尔在这一领域占据领先。
3、Multi-SIM技术:
这项技术是针对eSIM技术的改进和升级。2018年,美国司法部对eSIM技术的使用启动了调查,尽管没有为此采取什么严厉的手段,但eSIM技术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却暴露在人们眼前。
改计划通过提高eSIM标准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目前可以插入多个SIM卡的手机往往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即一个SIM卡上来电会导致另一个SIM卡的活动中止,3GPP也计划对此提出改进方案。来自中国的手机厂商Vivo在这项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
4、基于卫星的5G服务:
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链”方案披露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也表示正在研发类似计划。为此3GPP决定将非地面5G网络也纳入研究范畴,相关研究工作由来自中国台湾的MediaTek和欧洲卫星公司Eutelsat领导。
5、5G Light技术:
该技术的目标是低功率广域网(LPAN),可以为物联网应用提供很好的支持。比如NR-Light只占用10-20MHz的带宽,下行速率100MBs、上行速率50MBs,因此非e68a84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431376635常适合高端可穿戴设备、工业物联网摄像头和传感器等场景的应用。目前爱立信在3GPP中领导这项工作。
6、XR(混合现实):
该技术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5G业务,3GPP的一些代表提议利用边缘云服务器来增强设备的处理能力,以更节能的方式提供低延迟、高质量的视觉效果,从而简化XR设备的设计难度和成本。来自美国的高通正在领导这项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5G
5g通信标准有哪两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应用通信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不少朋友却不太了解,很多人想知道5G通信标准有哪两种呢?
其实目前来说5G通信标准只有一种,也就是国际间已经达成一致的标准:5G NR信道编码标准,它也被称作eMBB场景标准。
在市场上,由高通公司主导的LDPC掌握了eMBB的上行下行数据信道,而华为公司主导的Polar则掌握了eMBB的上行下行控制信道。5G技术对于目前的应用通信领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门技术,它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通信同时在物联网等方面都有着比较巨大的影响。
5g手机标准有哪些?
5G手机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1. 5G NR(New Radio)标准:这是5G的核心标准,定义了5G网络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规范,用于支持更高的频率范围和更高的数据速率。
2. 5G NSA(Non-Standalone)标准:这是5G的初步部署方式,依赖于已有的4G基础设施,通过4G和5G网络的协同工作来提供服务,支持更好的数据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3. 5G SA(Standalone)标准:这是5G的独立部署方式,不依赖于现有的4G基础设施,通过5G基站和核心网来提供服务,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网络容量。
4. 5G mmWave(毫米波)标准:这是一种在更高频率范围中工作的5G标准,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但传输距离相对较短,需要更多的基站来实现全覆盖。
5. 5G MIMO(多天线技术)标准:这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来增强信号传输和接收的技术,可以提高数据速率、网络容量和连接可靠性。
总的来说,以上标准是5G手机开发和部署中的主要标准,可以保证5G网络的性能和功能。不同的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可能会在这些标准基础上进行定制和优化,以提供不同的5G手机产品和服务。
5G标准具体指的是什么?与4G有什么区别?
标准实际上就是几个数字罢了,只要符合如下标准其实都能称为4G,4G除去咱们目前用的LTE,还有WiMAX标准,目前日本UQ运营的网络就是WiMAX,最高下行速率有440Mbps。
LTE标准于2008年最终敲定,其中几个关键需求是:
Peak data rate(峰值数据速率) 下行20M频谱带宽内要达到峰值速率100 Mbps,频谱效率达到5 bps/Hz。 上行20M频谱带宽内要达到峰值速率50 Mbps,频谱效率达到2.5 bps/Hz。
Control-plane latency(控制面延时) 空闲模式(如Release 6 Idle Mode)到激活模式(Release 6 CELL_DCH)的转换时间不超过100 ms。 休眠模式(如Release 6 CELL_PCH)到激活模式(Release 6 CELL_DCH)的转换时间不超过50 ms。
Control-plane capacity(控制面容量) 在5 MHz带宽内每小区最少支持200个激活状态的用户。
User-plane latency(用户面延时) 在小IP分组和空载条件下(如单小区单用户单数据流),用户面延时不超过5 ms。
上述WiMAX也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在技术层面上其实相差也不大,毕竟OFDMA和MIMO技术是先在WiMAX上应用起来的,如果真的要讲的话WiMAX至少领先LTE 5年,只是没有得到产业链和运营商的支持。
5G标准则主要分为3大应用场景,分别是eMBB,mMTC 和 URLLC,分别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大规模物联网业务和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目前5G标准确定的是eMBB使用场景,现在炒的火热的华为polar码就是eMMB场景下的控制信道的短码编码方案。5G优先商用的场景也是eMMB场景。
5G商业化标准实际上还没有最终确定,所以现在说5G标准还为时尚早,但是5G首先要满足的就是高速网络连接,普遍认为网速要达到1Gbps。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5g标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5g标准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