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人物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关英雄人物的事迹?
英雄人物的事迹
1.董存瑞(1933-1948)
1945年,年轻的民兵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我军被敌暗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找不到炸药支架,为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2.邱少云
1952年10月,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3.赵一曼
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
拓展资料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英雄者,拥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世人对其不但敬畏,而且难以捉摸。古今中外,英雄如天上星群,多不胜数。然最为特别者,皆寥寥可数,而终极完美者则放眼望去皆无,皆因没人达到上述之要求,即使宇宙再大,皆无长生不灭者。然若果有此人,皆生命之总和,方能达到长盛不衰。在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称为英雄。
20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故事?
1、樊锦诗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女性,她这一生都在为敦煌的文化和文物做贡献,迄今为止,她已经在敦煌研究所工作了四十余年了,她是敦煌研究院的院长,更是“敦煌的女儿”,为了敦煌石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2、四川森林消防员
自然的灾难降临是无可避免的,但是人们却可以阻止自然的灾难,而阻止四川大森林大火灾难的,正是我们可贵的消防人员,他们舍弃了自己的年轻性命,换来了更多人生存的机会。
3.顾方舟
顾方舟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一个病毒学专家,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对脊髓灰质炎的预防及控制,他是中国组织培养口服活疫苗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三世界科学院的院士,却在2019年的时候,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4.朱丽华
朱丽华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因为一次事故,让她的双眼彻底的失去光明,但是她没有就这么放弃生活的念头,反而是迎难而上,去专研中医推拿技术,其中遇到的艰难数不胜数,但是她从没没有放弃过。
5.张富清
没有革命的先辈,就没有现在的新中国,我们现在优渥和平的生活,都是当年一个个革命先辈们用双手打下来的,张富清就是这样的革命先辈,他是时代的楷模、我们的英雄、人民的功臣。
6.杜岚
杜岚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教育家,她的出身并不是很好,生长在一个陕北的小乡村,可以说是寒门子弟,但是她凭借自身的努力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而她也把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7.伍淑清
伍淑清是一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名女企业家,她的出生非常的优渥,作为香港美心集团老板的女儿,她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和企业管理文化,而她在香港回归后,一心都致力于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8.黄文秀
黄文秀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共产党员,她年纪轻轻,是北京师范大学一名法学硕士,有着非常好的前途和前景,但是她选择了去下山支教,成为了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在遭遇山洪的时候不幸因公殉职。
9.潘维廉
潘维廉虽然出生在美国,但是他在之后就定居在了厦门,在厦门大学担任管理学院的教授,为了新中国之后的国际贸易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他也是福建省第一名持有中国绿卡的外国人。
10.中国女排
我们的中国女排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她们在奥利匹克赛场上英姿勃发的身影,带给了我们许多感动,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物质水平还没有这么高的时候,中国女排们就为国家争取了非常多的荣耀。
抗疫先进人物事迹?
最可敬之人,钟南山
84岁的高龄,却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第一时间前往防疫一线,了解最新情况。在前往武汉的列车上,您累得闭上了双眼。也正是因为钟南山院士此次的武汉之行,才让国人开始警觉,意识到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让大家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将感染人数降到了最低
英雄人物的名字和事迹有哪些?
1、狼牙山五壮士:保卫领地,宁死不屈,弹药耗尽后还坚持抵抗,最后跳崖牺牲。 2、杨靖宇: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3、赵登禹:誓死捍卫卢沟桥,战死沙场。 4、赵一曼: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 5、佟麟阁: 誓死坚守卢沟桥阵地的抗敌英雄。 6、王二小:少年英雄,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 7、八女投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
代表中国精神人物事迹?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普系,焦裕禄精神:心里装着百姓,一切为了人民。
55年前,一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一一焦裕禄》,让焦裕禄这个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焦裕禄虽在河南兰考只工作了475天,却留下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财富。半个多世纪以来,焦裕禄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焦裕禄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诠释。
历史上有哪些恩将仇报的例子?
1931年2月28日,南京政府与两广势力发生对立,蒋某人悍然下令将GMD元老胡汉民软禁在南京汤山,以使“西南派”群龙无首。对方不甘示弱,旋派特使携26万元巨款赶赴上海,联络号称“民国第一杀手”的王亚樵,请求其杀蒋救胡,隔壁老王早看蒋某人不顺眼,遂欣然应诺。

(戴笠)
王亚樵随即派出两路杀手分赴南京和庐山,其中在庐山的山路上最为惊险,杀手陈成(不是诚啊)路遇蒋某人一行,随即掏枪就射,由于过分紧张而没了准头,最终被卫士乱枪击毙。7月23日下午,王亚樵本着“倒蒋必先去宋,乱其经济组织”的原则,亲率刺客埋伏于上海北站,狙杀财政部长宋子文。
也是国舅爷命大,刺客们把穿得更加笔挺的秘书唐腴庐当成正主当场干掉,而宋子文却死里逃生。吓得够呛。连续的刺蒋刺宋,让蒋某人大为光火,先是开出了陆军中将的地位收买,人家没搭理他,又派军警缉拿,结果王亚樵神出鬼没,还是未能成功,但是通缉一直进行。

(宋子文)
1935年11月1日,参加GMD六中全会的代表会后在礼堂前合影,本来蒋某人应该下楼出席,但是他发现现场人员杂乱,鬼使神差没有下去。王亚樵派出的刺客孙凤鸣化妆成为记者,蹿出来对着汪精卫就是三枪,毕竟当时汪逆还不是汉奸,而是名义上的二号人物,虽然侥幸没死(还不如那会挂了呢),也引发與情汹汹,皆认为是老蒋在清除异己。
对吖,要不为啥单单你老蒋不下楼参加合影呢?这下子老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一时非常狼狈,气急败坏之余,召来复兴社特务处长戴笠,严令限期破案。那么之前为何不用戴笠呢?因为这个特务处1932年才筹建开张,到1935年才刚刚有点模样。

(汪逆精卫)
戴笠立即组织人马顺着孙凤鸣这条线追查,当他确认是王亚樵在背后所指使时,登时一脑门子冷汗。倒不是怎么怕一个江湖人物,关键是王亚樵曾经对戴笠有恩,并且还曾经是戴笠的结拜兄弟,这可怎么下手?但是老蒋逼迫甚急,戴雨农思来想去,最终当然清楚自己的立场应该在哪边。
戴笠与王亚樵相识,还是早在投身黄埔之前,当时王亚樵帮助浙江军阀卢永祥除掉了政敌,卢督军一高兴,封其为“浙江别动队司令”,并且把湖州地界拨给王亚樵招兵买马。而最早一批前来投靠的,就有江山县人氏戴春风,被任命为别动队分队长,他是由王亚樵好友胡抱一引荐的。

(王亚樵)
王司令很是欣赏戴春风的才干,拨给他几十名新兵进行训练,还经常拉他喝酒谈天,感情日浓,可以说,在戴春风最落魄之际,王亚樵曾有收留提携之恩。不久,又一个浙江小学教师入伙,他的名字叫胡宗南,几个人混久了,再经胡抱一提议“义结金兰”,王亚樵年龄最长为大哥,戴春风当然也就是戴笠为小弟。
现在蒋总司令命令小弟去抓捕大哥,戴笠也必须表明立场了,于是率大批特务赶往上海,把水陆码头封锁的严严实实,然后开始搜捕王亚樵。结拜大哥自然有两下子,东躲西藏一个多月后,仍然逃出上海前往香港。戴笠闻报,再秘密前往香港动手,结果由于私带武器被港警发现关了三天,一肚子邪火。

王亚樵已知香港无法立足,遂再逃亡广西梧州,因为那是桂系的地盘,蒋系特务不敢公开活动。然而戴笠却对大哥穷追不舍,利用王亚樵死去的老部下之遗孀,以要钱为由诱骗王亚樵接头。王亚樵是个够义气的汉子,对死去的兄弟家人一向照顾,听闻遗孀有困难,便毫无戒备地答应了。
1936年10月20日下午3点,王亚樵如约前往梧州城内的一座二层小楼,与那位名叫余婉君的遗孀碰面,他大意到甚至没有带上两名贴身保镖,而是独自一人赴约。进得屋来,立遭埋伏的复兴社特务袭击,先被一把石灰蒙住了眼,在失去反抗能力的情况下被特务乱枪杀害,身中五弹一刀。
一代枭雄,江湖人称“九哥”的王亚樵,就这样死在曾经的结拜兄弟手中,戴笠接到报告,也是良久无言,这就是民国乱世,兄弟也会分分钟反目成仇。

(王亚樵和兄弟们)
历史上恩将仇报的例子简直汗牛充栋,但很少人去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单纯的仅仅是不懂感恩么?显然不完全符合逻辑。
农村常言“升米恩,斗米仇”。为什么给予得少,帮助得浅,却容易得到感恩?而帮助得重,给予的多,反而适得其反?这皆因为另一句俗语“大恩如大仇”。

唐肃宗至德年间,郑惠王李元懿曾孙、岐州刺史李择言之子李勉,曾经在开封当县尉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曾经私下偷偷放走了一个囚于狱中的囚徒。
过了几年之后,李勉官运不济,客游河北,却在无意中偶然遇到了当年被自己放走的囚徒。这个囚徒已然是一个大丝绸商人,富甲一方。见到当年的救命恩人,自然是不由分说地将恩公李勉拉到家中盛情款待,恨不能把家中所有的好东西都拿与恩公分享。

但是越是如此,这个囚徒就越觉得自己的这些东西都不足以报答恩公的活命恩情。于是私下里和结发妻子商量:“恩公曾经救过我的命,我该如何报答他?”
妻子说:“给他1000匹绢,是否能够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囚徒说:“这肯定不行,当初不是他救的是我的命,而我现在哪来如此身家?这绝对不足以报答救命之恩。”
妻子又说:“那就两千匹绢?”两千匹绢的确不是小数了,足够买下当地小半座城了。囚徒仍然摇头:“还是不够,多少钱怕都不够,毕竟命能拿钱来衡量么?”

于是囚徒总觉得自己欠李勉的,无法偿还。心病就此种下。于是妻子说:“既然这样,不如将它杀掉吧!只有杀掉他,你的心结才能平,人死了,你就不复欠他了。”
囚犯思来想去,觉得此法可行。多亏他们夫妻说话时,家里的仆人无意听到了对话。惊吓之余悄悄向李勉密了告,李勉知道后,连夜出逃,最终才免于一死。
虽然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是一个人的恩情大到无以偿还的时候,恩公就危险了,对方为了了却心结,又不是那种愿意舍弃性命报答的自私自利之人,后果往往都是“恩将仇报”。历史上屡见不鲜。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和尚皇帝萧衍竟被侯景活活饿死了。
历史上最著名,也最可恨的白眼狼大概就是侯景了。侯景是羯族人,因此从小就有羯族人的优良基因,善于骑射,勇猛好斗。侯景长大之后,恰逢北方大乱,六镇起义爆发,侯景于是建功立业,后来率众投奔了尔朱荣,成为了先锋。
后来侯景不满足于做先锋,就开始学习兵法,因此渐渐地,侯景的官职越来越高。没过几年,侯景成为定州刺史,手下有十万大军。后来高欢灭掉了尔朱荣,于是侯景就投靠了高欢。
侯景虽然有谋略,但是不得人心,对自己的部下非常残酷,又反复无常。因此高欢虽然重用他,但知道他的为人之后,并不喜欢他。但是当时高欢为了牵制宇文泰,不得不重用侯景。
高欢去世之后,高澄掌权,他并不喜欢侯景的为人,因此侯景马上叛变。侯景本来想投奔宇文泰,但是宇文泰也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对他不理不睬。
无奈之下,侯景只好投奔了梁武帝萧衍。萧衍收留了侯景,并且后来侯景被高澄追杀的时候,萧衍还让自己的侄子带兵支援侯景。
但是不幸的是,萧渊明兵败被俘。高澄这时候却提出了和解,萧衍这时候自然是求之不得,毕竟自己的侄子还是比较重要的。
侯景怕萧衍将自己交出去,于是用高澄的名义给萧衍写了一封信试探,说用侯景交换萧渊明,萧衍同意了。侯景因此非常生气,就发生了叛变,史称侯景之乱。
侯景起兵的时候,南朝梁内部已经发生了各种矛盾,再加上当时萧衍年级大了,对政事有些懈怠,还信佛,因此侯景不久之后就攻破了梁都,并且将萧衍囚禁了起来。
不久之后,侯景就将自己的救命恩人萧衍活活饿死了。萧衍死后,侯景立萧纲为皇帝,还将萧衍的孙女溧阳公主抢占为妻子。
不久之后,侯景又废掉了萧纲,立萧栋为皇帝,过了几个月之后,侯景强迫萧栋将皇位让给自己,登基为帝。从此之后,萧衍一手建立的梁朝江山彻底落入了侯景手中。
不过侯景并没有得意多久,他登基仅仅一年之后,就被王僧辩、陈霸先赶下台,后来被自己的部下杀死。王僧辩还将他的双手给了高洋,将他的尸体分解,给百姓们食用,骨灰掺入酒中。
就连他的儿子们最后也都死状凄惨。由此可见,恶人终有一天会遭到报应,如果没有,只能说明时候还没到。
历史上太多了,说个现代的吧。
范曾是当代著名的绘画大师,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其天赋为李苦禅、蒋兆和、李可染等大师赏识,经常指导范曾的绘画。
李苦禅先生曾经给予了范曾许多指导和帮助,范曾一开始对李苦禅先生也是毕恭毕敬。但后来,随着范曾在书画界的名声越来越响,他对李苦禅先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开始不那么毕恭毕敬了,甚至当着李先生的面直呼先生为“苦禅”。李先生对此非常生气,评价范曾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去世前,更是嘱咐死后禁止范曾参加他的葬礼。
范曾毕业后分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成为沈从文的弟子。范曾曾经创作过一幅名叫《文姬归汉》的画,沈从文先生对这幅画非常欣赏。范曾听说后,就常常去找沈从文,并借机讨好沈从文。而沈先生在知道范曾对他的敬佩后,也经常指导范曾,给了范曾很多支持。十年动成时,范曾第一个出头,写了一篇大字报来批判沈从文,检举了他的一百多条罪状,使得沈从文从此坠入了无尽深渊。
黄永玉先生曾在中央美院任教,也算是范曾的老师,二人关系非常不错,而且范曾的父亲和黄永玉的关系也很好。但后来,范曾多次以各种方式批评指责黄永玉。他曾经专门写了一篇长文章批判黄永玉,说黄永玉先生是沽名钓誉之辈,他的画作远远不及他的名声,并且他人品粗俗、自私。后来,范曾更是作了一幅《无赖有感》来侮辱黄永玉,在这幅画中,范曾将黄永玉画作一只狗,嘴里还咬着骨头,而牵着黄永玉的就是范曾。后来又画了一幅《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蝜蝂传》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篇散文,主角蝜蝂是一只贪得无厌的小虫子,它总是觊觎着所有的东西,甚至会将沿途见到的所有东西都放在自己的身上,直到被活活压死。范曾以这幅画骂黄永玉贪得无厌、终会自寻死路。
范曾先娶林岫,几年后就对其厌倦,两人离婚。后来又娶了同学边宝华,但新鲜感一过,范曾又厌倦了边宝华。当时,范曾的生活过得不太如意,好友须遵德经常在经济上接济范曾,会经常请范曾到家中改善伙食。然而范曾到须遵德家中几次便和其妻张桂云偷偷好上了,张桂云经常趁着须遵德不在家时把范曾叫到家中私会。东窗事发后须遵德质问范曾:“我待你如亲兄弟,经济上接济你,伙食上帮你改善,你却背着我和我妻子厮混。你怎么下得去手,你良心被狗吃了吗?农夫与蛇不过如此了吧!”范曾只回了句:“情不自禁。”之后便没了解释。然后范曾和张桂云俩人不顾双方的家庭正大光明的生活在了一起。
1942年4月缅甸战场,7000多英国殖民军被日军包围在仁安羌地区,危在旦夕。
驻缅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上将顾不上体面,向中国远征军发出求救请求。
远征军第38师113团昼夜兼程,于4月17日傍晚赶到仁安羌外围宾河地区,未及休整,连夜发起对日军的进攻,激战至第2天中午,终于杀开一条血路。

身陷重围数日的7000多英军,30多辆坦克,1000多匹军马,以及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等500余人都安全突围。
仁安羌突围保全了英国殖民军的面子,英国人甚至夸张的把仁安羌比作第2个敦刻尔克。为了感谢中国军队的救命之恩,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把一枚“帝国司令”的奖章。颁发给38师师长孙立人。
孙立人从而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得“帝国司令”勋章的外籍将领。

中国远征军第38师对英国人恩重如山,但数日后,新38师官兵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撤退到英属殖民地印度的边境重镇英法尔。
英国驻印度警备军团军团长艾尔文中将,面对孙立人派来的联络官,傲气十足的道:这里是大英帝国的领土,绝不允许外籍军队进入。不过你们是盟军,从人道主义出发,我们不能见死不救,但只能是收容。
艾尔文见新38师联络官一脸的诧异,又加重语气重复了一遍:是收容,懂不懂!
收容就是要新38师缴械投降。无论孙立人的联络官怎样解释,英国人一句都听不进去。他们只信奉强者,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久的朋友。

英国人恩将仇报,孙立人闻讯后勃然大怒,命令全师紧急集合,要在印度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英国军队在缅甸战场上的糟糕表现,让孙立人对击败驻印度的英国殖民军底气十足。
战争一触即发,紧要关头,英国人胆怯了,艾尔文中将亲自来到新38师驻地,向孙立人赔礼道歉。同时带来了大量的粮食、枪支、弹药等战备物资,并承诺以后代发新38师的军饷。

艾尔文的表现,更让远征军坚定了一个信念:英国人不懂得感恩;他们只信奉强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故事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