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盛投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高盛投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的投行除了高盛、摩根、中金外,还有哪些?
中国的大投行··现在华尔街的五大投行都只剩下2个了。
中国内地的有中外合资的大投行,比如中金公司,高盛高华。
中金是建行和大摩等5家合资的,不过大摩最近已经秘密将其卖给美国的2大秘密基金了。
然后高盛高华是高盛和高华合资的。都是QDII·不过还有比较大的就是中信证券吧~现在各大商业银行都有投资银行部~干投行很累的·而且相当不容易进大投行~各大证券公司也干这个·国泰君安·海通等希望不要只是看中高薪,根据自己的性格和人生目标好好规划·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有所帮助~
高盛、摩根这些不算,分公司而已, 中国基本上综合性券商都有投行资格, 比较大的是中金、中信、银河、申万、国泰君安等, 从发行承销业务量上,这两年最大的三家是中金、中信和UBS
在券商或者高盛做投行工作薪资都要100万加吗?
去高盛做投行,不算奖金,如果是analyst级别,也就是八万多刀,associate大概是10-12万刀(听别人说的,土鳖没待过外资投行)。
外资通常奖金比例不会特别高,即使算上奖金,也是associate级别才有可能实现一百万加。(基本上是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跳槽 or 海外top MBA 入职)
至于内资券商干投行基本上最低也有那么8-10万吧,零奖金的情况下,年薪三万只能是营业部里的客户经理了。
主要的还是看个人能力,你要是有能力,百万不是梦,没能力就只能混点混时间。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高薪的和低薪的,不同的职位,能力水平不同工资肯定不同。360行行行出状元。金融业相对其他行业工资高些。但是各个部门,入职时间,职位大不相同。关键是提升自身的值钱的本事。创造不出来价值的人,任何公司都不会长久养着你的。
你这个问题很宽,analyst和associate能一样吗?和vp md能一样吗?都以第一年来说,券商除了中金,其余头部ibd部门也就20左右。外资高盛第一年60多万。我在jpm芝加哥办公室,第一年差不多12w刀。离年薪百万至少得四五年
顶级投行高盛是如何挑选人才的?
如果是刚毕业的,那就首先得名牌大学研究生学历以上,才有可能进入。英语水平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如果再有考过CFA的,那就更好了!除此之外,如果家庭有一些人脉圈,也可以给自己加分!
国际投行高盛:苹果在中国不行了,下一个就轮到星巴克,你怎么看?
首先,感谢邀请回答!
本人不赞同星巴克和苹果下场一样的观点!但会给出一个中肯的观点。
那这两个企业品牌来对比是非常荒谬的,他们的唯一共同点就是品牌都来自美国。
首先看看两者的背景,苹果作为手机厂商,他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下降,营收锐减,市值严重蒸发,这的确是不争事实,但苹果并未真的倒闭,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还是有百分之9的,再说苹果自己在手机行业多年专利技术也不在少数。星巴克是咖啡行业的大哥大,属于食品行业,打造的品牌定位是中高端的咖啡,多年来的经验,也在咖啡行业以及食品行业积累非常多的经验和技术!
苹果是海外手机厂商,形成现在的情况一个是国际形势的形象,可以说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但又不完全是,更多的情况是苹果自己的发展跟不上国内手机厂商的发展,而且苹果的创新停滞,创新科技是发展第一大推动力,直接对比华为近年来的崛起和专利数量可知,为什么苹果被弯道超车还要衰很远,就是源于对研发科技创新的重视度有差距。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中国手机市场体量占据世界市场的百分之30以上,这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快速,在中国市场,手机就是快消品。没有一个厂商经得起在中国损失大量市场份额。
星巴克是咖啡大哥大,早已在各国实现产品本土化,而且能更星巴克抗衡的咖啡企业还是少数的,起码在中国是这样的,再者加上自身品质过硬,在中国扎根够深,受到政策影响相对减少。除非中国要在食品行业做调整,又另当别论了。
总之,星巴克是不会像苹果一样,走的路不一样,就是是要扑街,那也不可能在一个点上一块石头上扑街,除非金融危机。
我认为这件事很正常。江山代有新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古往今来,历数世界上的古文明,一直到现代文明,没有哪个文明能永远引领世界。从玛雅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埃及文明,到大英帝国的兴盛,再到美国强大到引领世界一百年,历史总是在循环变化。
美国从汽车业的衰落,到苹果销售量下滑,再到星巴克被超越,也是在遵循这一规律。星巴克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被超越,还会有其他名牌一一被超越。打个比方说,由于我们国家在芯片的投入加大,也许下个被超越的就是高通。
而能完成对美国全面超越的,我们国家应该排在第一位。原因如下:
第一,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象我们这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只要给我们国家时间,持续在工业体系的各个环节发力,会有更多的品牌壮大成为世界名牌。
第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象我们国家这样,对基础教育如此重视。基础教育的结果是,不仅给工业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人才。
第三,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象我们国家的人民这样聪明和勤劳。中国人勤劳,在世界上是有名。据报道,中国人的劳动时间,在世界上是比较长的。同时,中国人的聪明也是世界公认的。有人曾开玩笑说,世界高端科技展览,是不允许中国人靠近的,只要中国人看一眼,就能制造出来。
第四,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象中国这样稳定,给经济发展提供时间。美国是世界最好的国家了,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然而,据报道,在哪里人们晚上不敢出去,因为有被攻击的危险。而在中国,现在晚上外出,并不令人担心。
第五,世界上中国人口第一,给任何一种产品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消费水平在逐步提升,市场也在逐步扩大。只要产品过硬,就会有消费空间。比如,通讯技术5g的应用,在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即使有7亿人使用5g手机,这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相比。
总之,我们国家开放毕竟时间还短,只要国家稳定,再给时间,将会出现更多的品牌超越世界其他品牌。会有更多的华为、阿里巴巴、瑞幸咖啡等品牌超越美国。前提是,我们不能象叙利压、利比亚等国家自己乱了。
以上是小不点的感悟,欢迎朋友们讨论!
继苹果在华销售大幅度下降导致股价急挫之后,星巴克又在国内受到”瑞幸咖啡”的挑战。”瑞幸咖啡”如果成功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中短期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星巴克属于全球老牌咖啡品牌,颇有美帝的傲慢和自豪,适合高级白领以及公司老总消费。星巴克的环境非常适合高端的商业交流,很有情调凸显身份象征。然而其口味还是缺乏一点本土化,洋气太重有一些花拳绣腿。
”瑞幸咖啡”乃国内新兴咖啡品牌,以精湛的咖啡工艺,超前的互联网载体,立志开创中国咖啡万亿级市场。“瑞幸咖啡 ”开张时主打中烘焙优质咖啡豆,纯咖啡的味道偏淡,现在改用新的咖啡豆。工艺改善之后,更接近原汁原味的咖啡口味。
如果星巴克学习“肯特基”和“麦当劳”的模式,试行本土化口味,相信其销售业绩将“昨日重现”。这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只要性价比高,偏高一点的消费价格;对于一二线城市的白领来说,还是完全能够承受的。
毕竟星巴克的环境优美舒适,能够带来温馨与浪漫,是千金难买的生活享受。
![[高盛投行]中国的投行除了高盛、摩根、中金外,还有哪些? [高盛投行]中国的投行除了高盛、摩根、中金外,还有哪些?](http://p3-sign.toutiaoimg.com/113e000071cebf48fa480~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61100317&x-signature=%2BuSIG2%2BrAgeJMySWKsvj%2FZRcP3s%3D)
这种观点不太认可,虽然国际投资银行高盛认定继苹果低迷之后,星巴克将成为下一个,但也是其判断罢了。两者的具体情况不同,苹果是自己作死,外贸的因素只是加速其败退的一个直观因素,作为科技企业,必须强调创新,不创新迟早被淘汰,”乔布斯之后再无苹果“ 这句话并非虚言。这些年苹果过于固步自封,创新乏力,总想把中国市场当成钱多人傻捞钱的地方,过去新产品的首发地没中国,在我国内还卖得比国外贵且不断上调新产品的价格,如今业绩不及预期,呈现下滑却赖中国销售成绩不好,这不近期全线下调价格来了,然而在其不断把自己抬高的这些年,国内华为、小米等推出高性价比手机抢占市场份额,自然也蚕食苹果原来的市场份额。
至于星巴克,作为一种卖咖啡饮料、提供一个在都市中大家坐下来喝杯东西聊聊天的地方,虽然咖啡是相对比国内一些咖啡贵,但是在口感和环境方面的确还是有优势的,没有像苹果那般自视甚高,不断上调价格,变得越来越不亲民,到星巴克聊天乃至临时办公,在都市里还是一种白领休闲文化,这也是星巴克除了卖咖啡之外另一种附加价值。
![[高盛投行]中国的投行除了高盛、摩根、中金外,还有哪些? [高盛投行]中国的投行除了高盛、摩根、中金外,还有哪些?](http://p3-sign.toutiaoimg.com/113f000070afb61a7442d~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61100317&x-signature=FvWw4i7bamBdJrbvHs7cYbYsZqM%3D)
虽然近年来有瑞幸咖啡等国产咖啡的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崛起,与之竞争,最终也会像华为、小米那样抢占星巴克的市场份额,但是星巴克我看不会像苹果那般不行,只是让出一些市场份额。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不赞同高盛的观点。苹果和星巴克有巨大差别。昨天见同学,他说换了个手机,他说,苹果手机难用的要死,直接换华为。苹果在中国失败的真正原因是苹果将客户看做是碗中肉,大口吃。
STATBUCKS,这是两个单词,star+bucks,buck是美元的别称,就像我们的“块“的意思,所以starbucks是钱多的像星星一样数也数不完,创始人的想法很有意思吧。估计小时候爱数星星,数到长大都没数完,所以星星太多印象深刻。
![[高盛投行]中国的投行除了高盛、摩根、中金外,还有哪些? [高盛投行]中国的投行除了高盛、摩根、中金外,还有哪些?](http://p3-sign.toutiaoimg.com/113f300071045e72601fd~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61100317&x-signature=zCqQpbH7jQkIXcPKrjHnOQAInwg%3D)
星巴克与苹果大不同,星巴克提供的是一个环境,人有时候需要一个环境坐下来聊聊天,或者是坐坐,消费其实不高,虽然我去星巴克很少,但是可以感受到方便,星巴克也没有规定必须最低消费多少,也没有饭店的“茶位费”,你随便点,随便坐。有人说,星巴克服务不热情,这是不理解星巴克的意义。
星巴克存在的意义,我认为就是休闲,店内消费什么只是顺带的,这样分析星巴克的商业模式,就有点像免费游戏,你可以不消费,也可以消费,消费多少,你自己定。
国内的竞争对手未必理解星巴克的真正盈利模型,想要打败星巴克,没那么简单。
高盛分析师对星巴克的分析,说明他没有理解星巴克的意义,他认为星巴克和苹果一样依靠“死贵”赚钱,所以会步苹果的后尘。两个公司对待客户的心态,完全不同,星巴克可以说是为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存在,而苹果则是希望客户尽量满足苹果公司需求。
没相关行业背景的人做金融能进中金,高盛之类的投行吗?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曾经也是我的想法和目标。想进这些知名投行有两个方面。
第一,需要背景,如果在自身能力,尤其是金融方面的一般的话。那你进入这些公司的方向就是行政,辅助类的岗位,比如收集材料,打印文件,泡咖啡的工作了,就算是这类工作薪水也很高,也很高大上,但前提是你起码有很不错的资源让公司看得上,学历,家庭背景,社会人脉等等。否则的话很难拿到offer
第二,不需要背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果你竞选的岗位是投顾,操盘等相关技术型很强的岗位,那么这个不需要什么背景,因为金融业能力大于一切,这就需要非常强大的专业能力,甚至是需要一些投资类比赛的证书才能获得面试和试用的机会,你得有全面的金融知识,还不能是死读书的那种,还得有足够的投资经历,经历过经济的潮起潮落是最好的,因为他们可不愿意花很长的时间去培养新人,他们情愿高价挖掘现有的人才,因此,加足马力努力还是很有机会的。
另外,因为我也是在投行工作,以本人浅见,我不是很认同很多人觉得自己炒股,投资很牛,就可以在家里自己做,因为人的精力和眼界都是有限的,只有走出去,接触同类型的高质量人群才能提高你的市场嗅觉,才能开拓你的眼界,从而提高自己,获取的资源和机会也会极大的提高所以,我的建议还是希望朋友们能朝着一个好的目标去努力,因为即使你没有达到,沿途也可能已经收获不小了,再回过头来已经是另一种境界。
没过硬的背景和关系,你进不去。智商180+自学华尔街,一级二级市场所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种人不会热衷于进哪个公司,因为自己够牛逼,自己可以独立开坑,或者和人一起,没国内牛逼的人几乎没,市场上钱多的是。
你要是2种都不是,你啥也不是,要不去学,要不就想想吧。
华尔街的那套东西,学习要求并不需要180的智商,但是你内容涉及太多,养成熟手180的智商都要10年,何况是在自学情况下,你不能保证你没有错误。
没这点智商,你即便学成了也没用,你的年龄已经不适合赚这种钱了。
不要拿华尔街的那些大佬说事,巴菲特老咸鱼了还在玩,你看不到人家背后有多大的团队。而且不止一个团队,巴菲特只要制订大方向,下面有的是人为他具体操作。
多余的不解释,智商不够知道也无用,智商够自然能想明白。至于这点都想不明白的,奉劝不要进圈子,不然被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就可能是你。
而且我国现在严打金融犯罪,按项标的论,圈子里随便一个项目都是按亿算得,一旦出事,一辈子等着被参观吧。
没背景的人做金融想进中金、高盛之类的投行,难,很难,几乎不可能!
今年春节本人到北京看儿子,顺便去看了看在国内一线券商工作的同班同学,聊到金融行业,现在的金融行业除了券商待遇不错外,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担保公司等都日子不好过。
题主所说的中金,那是国企,想进国企,如果走校招,一本不是985、211,硕士不是985和国外排名前50名的大学,基本上在学历外包筛查阶段就淘汰了。
如果能进入面试,那竞争太激烈了,大家的学历、实习经历大同小异,这种情况下,没有背景,没有人给面试官打招呼,只剩下淘汰的命运。
如果是社招的情况下,想进中金这样的券商,没有背景根本不可能。
至于国外的大投行,人家招你干嘛?你如果在国内没背景,人家招你干嘛?国外大投行之所以愿意照聘一些领导的孩子,哪怕这些人不是名校毕业,那是因为这些人能给这些投行拉来业务,比如一些银行的上市,一些国企的上市,这些外国投行都可以拿到一些业务。
你不会天真地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吧?
能!我认识的学生就有,凤毛麟角。
先说高盛。高盛在中国有北京,上海和香港办公室,亚太区总部在香港。投行业务受金融政策和政商关系影响,它在大陆地区的投行并不强,所以招人可能主要是香港(具体每年招多少不清楚)。大陆地区很少校招。如果想进中国的高盛,国内外名校毕业然后投香港试试。
中金。中金投行每年都有校招,主要是名校硕士和名校非常突出的本科生,一年大概收几十个吧。
进顶级投行主要是两种人,爸爸很牛或者自己很牛。爸爸很牛的不多说。自己很牛的主要表现是:1,名校本+名校硕。以本科为例,高考录取分数国内前十名的高校为主。2,成绩优秀,如大学期间一等奖学金。3,实习经历丰富。最好在四大,顶级咨询公司,其他券商,或者知名企业有财务,审计,投研,数据等方面的实习经历。4,专业方面,STEM,经济学,金融学和财会方面均可。
上面说的是应届生的入职情况!
我是大学就业中心的老师,如果觉得解答有用,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有关大学专业,就业和职业规划的疑问,欢迎交流。
如果可以达到足够优秀,那是有可能进入到中金高盛之类的投行,如果自身达不到足够的优秀,那可能性非常之低。中金高盛作为我国顶尖的金融投行机构,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确实是非常高的。当然薪酬待遇也是非常好的,在这里的工作经验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是会有着极大的帮助。
什么叫做足够的优秀?那有可能对于本科硕士博士都有着明确的学校要求。清北复交,这可能是一个比较起步的本科要求,国外的硕士和博士留学经验那也是需要的,如果还能在国外的投行或者在国外的大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那更加是非常好了。在这个前提下,有可能会得到中金高盛之类投行的面试邀约。
而且目前中金高盛对于员工的要求,基本上是需要那种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可能其中有一些工科或者其他非金融专业的学历背景。这样对于未来工作中帮助还是非常大的。仅仅是学金融学,会计一路去求职,有可能反而不一定更顺畅。假如应聘者其中有一个专业是学计算机、数学、药学、生物学等等,那么将对自己的求职很有帮助。
如果没有背景,但是具备着以上所说的足够优秀的学习和工作背景,那么进入到中金高盛还是有可能的,当然如果有着强有力的背景,那么去这些公司就更加容易了。毕竟这些同行需要客户资源。如果自己的员工自身就拥有着这样的客户资源,或者这样的朋友圈,那不是更好吗?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这并不是中金高盛有这样的想法,所有的公司在面试应聘者时都会有着这样的想法。
但是这样的顶级投行进去工作的话,高薪酬高待遇也意味着高压力以及前期繁重的工作。在刚开始做助理时,需要每天做大量的报告,画大量的图表以及阅读大量的信息,还需要参加很多会议。虽然这篇会议上自己又不能发言,但是会后所有的繁杂工作有可能都需要自己去做。同时还有着无穷无尽的出差等着自己,这样的工作强度当然对于自己的事业发展会有着极大帮助,在这里干一年,相当于在其他同行业单位干三年。但是如果撑不过去呢?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看每一个人对于自己职业的规划,就知道还要前期自己所需要做出的付出了。
![[高盛投行]中国的投行除了高盛、摩根、中金外,还有哪些? [高盛投行]中国的投行除了高盛、摩根、中金外,还有哪些?](http://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6234118fd2274ecc8d3c575bcedffe3d~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61100318&x-signature=EAyUDUtFC5igjUSQX4reNT382ig%3D)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盛投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盛投行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