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误码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误码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误码率一般多少正常?
良好的双绞线误码率一般能够在1E-8~1E-11左右,理论上计算机网络要求误码率低于1E-6 就能进行正常的通讯。
在正常计算机通信网络中,误码率小于10-6 数据延时 < 200ms,丢包率< 1%, 才不会出现卡顿,掉帧的现象。指二进制比位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是通信系统可靠性指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一般要求误码率低于 10(百万分之一)
误码率的特性?
误码率(SER:symbol error rate)是衡量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性的指标,误码率=传输中的误码/所传输的总码数*100%。如果有误码就有误码率。 另外,也有将误码率定义为用来衡量误码出现的频率。进行特定条件下的误码率研究,对增强无线通信系统性能,改善数据传输质量意义重大。
误码率如何计算?
误码率(Bit Error Rate,简称BER)是评估数字通信系统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用来描述在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接收到的比特流中出现误码的概率。
误码率的计算公式为:
BER = 错误比特数÷总比特数
其中,错误比特数是指传输过程中,接收端接收到的有错误的比特数;总比特数是指传输过程中,接收端接收到的总比特数。
例如,如果在传输10000个比特的过程中,接收端接收到了100个错误的比特,那么误码率就是:
BER = 100÷10000 = 0.01 = 1%
误码率越低,表示数字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越高。在设计数字通信系统时,需要考虑误码率的要求,以保证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设传输的二进制数据总数为N位,其中出错的位数为Ne,则误码率为:Pe=Ne/N。码元速率就是波特率。用码元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信号波形的变换次数,即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
误码率和误比特率的区别?
两者关系:误码率即SER,表示为Pe。比特和码元之间本身就是有区别的。比特是信息量多少的量度,而码元是编码符号。 每个码元携带信息量的多少是和码元采用的进制有关的,在二进制中,每个码元携带的信息量是1bit,若用四进制,则为2bit,关系式为:信息量(每码元)=log2N,其中,N是进制数。 误码率是错误码元个数的比例,误比特率也可说误信率,是错误比特的比率。一个码元的信息量不一定是一比特,所以两者并不一定相等。误比特率=误码率/(log2M)。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误码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误码率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