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豆瓣fm网页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豆瓣fm网页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豆瓣fm是不是已经凉了?怎么评价这个软件?
文|张书乐
文青的生意不好做。
有文青倾向的油腻大叔的生意,只怕更难做。
内容的尺度把握,极其微妙。
过了,得罪老主顾文青们。
不过,和平台若即若离、不得其门而入的油腻们还是不会进来。
7月1日中午,音乐流媒体平台豆瓣FM在其官微上发表内容,“豆瓣FM的世界里,从来都只有音乐和你。全新的豆瓣FM 6.0已经准备好,期待与你再相遇。”
豆瓣 FM6.0 上线后,用户发现,此次6.0版本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变化是UI界面“从简”。这也意味着,豆瓣FM要回归主流,向更广泛的用户靠拢。
豆瓣从简?
就此,《国际金融报》记者蒋佩芳和书乐进行了交流,贫道以为:
豆瓣FM改版后,强烈的社交风味,本质上和豆瓣App的社交模式一脉相承,即希望从过去较为单一的单项式信息传播变成兴趣社区和社交的互动,从而增强内容的活性。
表现在FM上,则是歌单、曲目和相关音频内容的更有效和精准算法以及基于口碑的扩散之上。
太过垂直和文青的豆瓣,需要有迎合主流,或者说引导主流中一部分倾向文青的人群,更有效的触及内容。
找不老不新朋友
显然,此次改版,豆瓣FM的目标并非为加速召回老用户。
即使对于豆瓣FM来说,所谓用户的黏性也仅仅是略高于综合类音频平台,本质上用户的黏性依然是内容驱动和便捷触及。
即足够优质的内容,足够快速的打开即获得所需的便捷,才是大部分用户的黏性诉求。
所谓死忠粉和深度寻找内容的用户需求这样的高黏性族群,一来不存在召回,二来也不是豆瓣FM改版的目标所指。
毕竟,音乐流媒体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尘埃落定,巨头需要新突破和继续遏制对手的阶段。
豆瓣FM的回归“恰逢其会”。
遏制网易云音乐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到76.3亿元,用户数超过7亿,其中用户付费的收入为45.2亿元,占比达到接近60%。
更关键的是,竞争已经从过去的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之争,过渡到版权占绝对优势的腾讯一家独大的状态。不具备版权存量的个性化歌单模式,很难与之竞争。
毕竟版权是硬门槛,而歌单则是可以在用户聚合之下,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累计。所谓歌单的历史堆积,并不足以构成护城河。
豆瓣FM的回归,暂时不会带来竞争风云。
反之,通过原创音乐+网络歌手的音视频演绎来获得新的网络存量,尽管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效应,但如果日积月累,却可以形成厚度。
有腾讯音乐加持,豆瓣FM在音频上的战力就能够形成,并且可以对以兴趣、深度做聚合歌单的网易云音乐的形成一种战略遏制,逐步达成版权碾压和内容深度触及的组合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豆瓣fm网页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豆瓣fm网页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