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保密通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保密通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通信保密法?
保密法》对互联网和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有什么禁止性的规定?
答:《保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禁止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是通信行业保密法规的统称,是通信行业保密工作的基本依据。
通信保密法是通信行业保密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信行业保密工作的重要法律制度,是通信主管部门依法行政、通信企业依法经营、通信用户依法使用通信服务的重要法律保障。
支撑通信保密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关键技术:
a) 高性能诱骗态光源产生技术。高速诱骗态光源是目前实用化的无条件安全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实现的关键组件。
b) 高性能近红外单光子探测技术。单光子探测系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器件,其参数指标直接制约着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性能,其性能提升可以提高通信网络的容量,扩展通信网络的通信速率。
c) 高性能偏振反馈补偿技术。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光的偏振状态会产生变化,而且随着环境变化还会改变。
d) 高性能时间相位编码技术。相比偏振编码而言,相位编码量子保密通信系统能够容忍更大的信道扰动,但不足的是,相位编码系统较低的成码率严重限制了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性能。
e) 量子信道的波分复用技术。波分复用是提升系统传输速率的有效手段,并在经典光通信中广泛应用。
f) 城域网共纤技术。城域网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采用共纤传输方式,用于量子保密通信和经典通信的复用,信号传输方向为二者同向。
邮政机要通信保密规定全文?
机要通信保密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确保党和国家秘密通信安全,确保工程建设中通信保密安全,根据国家有关保密规定,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拥有传真机、电话、无线电台(包括无线电话、对讲机)和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的部门应指定专人操作管理,并加强安全保密教育。传真机、电话、无线电台要建立审批、收发登记管理制度。
第三条 严禁在无保密措施的电话通信中谈论工程涉及的保密事项。
第四条 严禁利用普通的传真机和计算机等通信设备在没有保密措施的情况下,传送工程建设中的秘密文件、资料、数据。
第五条 综合管理部负责项目密码电报收发、传递、归档销毁或清退的统一管理,严禁来往传真、电传明复,密明混用。
第六条 不准利用普通邮政传递属于国家或工程秘密内容的文件、资料、物品。凡需邮寄属于秘密事项的文件、资料、物品,必须由综合管理部通过机要渠道办理交寄手续。
第七条 凡涉及国家秘密、工程秘密内容的文件、资料、数据一律不准到邮电和社会上传真、电传、电报营业点传发。
第八条 使用无线电话筒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明确规定允许使用的范围和场合。严禁保密会议、内部会议使用无线电话筒录音或以无线电话筒代替有线扩音设备传达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文件和讲话。
第九条 对通信安全保密工作做得好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本规定,造成失泄密者,要给予严肃处理。
第十条 加强对要害部门人员的管理和教育。通信工作人员要学习有关保密法规,树立保密观念,严守保密纪律,不得监听、窃听通话内容,对偶尔触及秘密内容不得记录谈论,更不准外传,如有泄密,要严肃处理。
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解释。
保密通信的信息理论的作者?
《保密通讯的信息理论》的作者是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1949年,香农公开发表的《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一文,开辟了用信息论来研究密码学的新思路,使他成为近代密码理论的奠基者和先驱。
这篇论文发表后,香农被美国政府聘为政府密码事务顾问。可以说《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奠定了现代密码理论的基础。
光缆这种通信工程属于保密吗?
光缆通信属于保密工程,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都是有保密等级的,所谓的光缆并不是指单独的光纤工程
光纤的诞生是通信行业的一次革命,利用光纤高速传输速度、低损耗、高保真度、低成本等优势,通信行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如今,光纤作为通信载体遍布全球各地骨干网络,跨越海洋的海底光缆也变得越来越多,光纤窃听与反窃听技术的研究也因此成为当今各国国防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内容。
光纤窃听发展历程
最早的窃听是以电话窃听为代表的声音窃听,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输方式的多样化,窃听的手段也逐渐增多,如激光窃听、微波窃听等,这些是针对声源进行窃听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最常见、最直接的窃听方式,是对信道进行窃听,它包括通信电缆窃听、无线电窃听、光纤光缆窃听等。
为什么说量子通信从根本上解决了通信保密问题?
是的,量子通信从根本上解决了通信保密问题。
对此首先有一点技术性说明:作为一个科学术语的“量子通信”指的是一个科学领域,而这里讲的“量子通信”其实指的是量子保密通信或者称为量子密码术,只是量子通信这个领域的一部分研究内容。量子通信这个领域还包括其他的内容,例如量子隐形传态。媒体经常把这些术语混为一谈,搞得读者晕头转向。
然后,这个陈述的理由是:量子密码术解决了一次性便笺密钥的分发问题,因此是真正意义上不可破解的。
稍微详细地解释一下。1920年左右,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吉尔伯特·沃纳姆(Gilbert Sandford Vernam,1890 – 1960)和美军密码研发部门的主管约瑟夫·茅博格(Joseph Oswald Mauborgne,1881 – 1971)上校提出了一次性便笺(one-time pad)密码。、

茅博格
这是一种原理特别简单、使用起来却特别冗长的密码体系,它的密钥满足三个条件:
一,密钥跟要传输的明文具有相同的长度;
二,密钥是一串随机的字符串;
三,一次一密,即一个密钥使用后就再也不用,下次加密另一组数据时一定换用另外一组密钥。
在数学上可以严格证明,一次性便笺是绝对无法破解的。其实道理很简单,你稍微想想就可以明白,因为它把敌方可能做频率分析的所有切入点都消除了,所以敌方除了瞎猜之外,什么都干不了。
看起来这么好的密码体系,实际上却派不了太大用场。原因也很明显,如何安全地把这么长的密钥分发给通信对象?现在密钥是如此之长,跟明文都同样长了,如果你有安全的信道传输这么长的密钥,直接用它传输明文不就得了吗?
因此,在发明以来的将近一个世纪中,一次性便笺只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只有极少的应用,给那些需要绝对安全的通信、而又负担得起密钥的编制和发送成本的人使用。例如,美俄总统之间的热线就是用一次性便笺密码来防护的。
量子保密通信改变的,就是这个状况。量子保密通信产生的密钥就是一串随机数,如果你把它一次一密地使用,用来加密不超过密钥长度的明文,这就是一次性便笺。
但跟以前不同的是,量子保密通信的密钥产生过程,就是密钥分发过程。量子密钥并不是预先产生的,等着第三方信使传送过去。量子密钥是由通信双方通过一系列的量子力学操作,同时在双方手里产生的。双方不需要第三方参与,就可以确信对方手中的密钥跟自己相同。如果你想知道量子密钥产生的具体过程,请参见我的文章《你完全可以理解量子信息》等等。
一旦去除了信使的限制,一次性便笺就变成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在这个意义上,量子保密通信是真正不可破解的,完全解决了通信安全的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保密通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保密通信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