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gr4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gr4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理光gr4会在2024年发布吗?
理光GR4的发布时间目前并未得到官方确认,因此我们不能确定它是否会在2024年发布。不过,根据理光GR系列的历史发布周期,每一代产品通常间隔3-5年。GR3发布于2019年,所以GR4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发布。
但是,发布时间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发展和生产安排等。因此,我们无法准确预测GR4的确切发布时间。
如果您对理光GR4感兴趣,建议您关注理光的官方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同时,也可以参考一些相机评测网站或社交媒体上的用户讨论,以获取更多关于GR4的潜在信息和猜测。
ASTMA194Gr4对应国标是什么材料?
ASTM A194 Gr4对应国标的材料比较特殊,比较难以买到,定购要三个月.ASTM A194 Gr4与ASTM A194 2H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材料.具体可以参考美国最新紧固件标准大全<IFI第八版>.
a194-4什么材质?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确定"a194-4"具体指的是什么材质。通常情况下,材质的命名需要更多的上下文和规范来确定。"A194-4"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标准或规范的编号,而不是材质本身。如果能提供更多相关信息,例如应用领域、制造标准或其他特征,我将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回答。
A194-4是高温高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螺栓和螺母的规格,也是ASTM A194标准中的等级。其化学成分相当于国内的45MnMo,但机械性能要符合美标A194-4的相应要求。
W18Gr4V什么意思,主要用途是什么?
W18Gr4v字面意思是含钨量18含铬量4%含钒量1%的钢,也称高速钢、白钢主要成分为:
碳:0.70%~0.80%铬:3.80%~4.40%钨:17.5%~19.0%钒:1.00%~1.40%锰硅各:≤0.40%钼:≤0.30%硫磷各:≤0.03%主要用于成型刀具如车刀、铣刀和钻头等刀具。
加工抗拉强度大于85公斤/平方毫米的钢件和布氏硬度大于220的铸铁件等工件材料。
工具钢最好材质排名?
碳素工具钢: 从T7到T13,后面带A的表示优质。都可用来做刀具,70年以前刀具的主要用材也就是这些玩意了。
这些玩意对工艺的要求相对高些,因为其脆,淬透性差,生锈,容易退火,不能高速切削。但现在的剃刀、锉刀、推子、剪刀等便宜点的工具,仍然多用这类材料制造。
高速工具钢: 常见的有W18Gr4V、W9Gr4V2、W6Mo5Gr4V2、W9Mo3Gr4V 这几种原材料在盐浴炉或箱式炉中加热到1200~1275℃后油冷,用540~570的温度回火,硬度HRC不小于63。
高速钢广泛用在工业领域里,也是自己没有热处理能力的人制刀的主要材料来源。我小时侯常用2.5毫米厚的高速钢锯片磨刀,现在2.5毫米锯片少了,多是1.8毫米厚的。我在朝天宫摊子街旧货摊上还能看到这锯片卖(10元一根),但安装把手你通常要动点脑筋,我过去用环氧树脂,现在有电火花打孔了,要容易些。
这种材料含碳量大于等于1%,因此不在首位标注含碳量。常见的几种国产高速钢牌号如下: 硬度能淬火到HRC=66的有W7Mo4Cr4V2Co5和 W2Mo9Cr4Vco8两种国产工具材料红硬性好,没有摩擦软化的问题。 但做刀具综合性能最好的国产材料,目前还是9Cr18MoV(对应于美国的440B,日本的SUS440B,德国的X90GrMoV18和法国的Z6CND17.12)。
1、硬质合金刀具的硬度一般在HRA89.5~92.8之间;
2、高速钢的硬度一般在HRC62~65之间;
3、超硬高速钢的硬度在HRC69~70之间;
4、碳素工具钢的硬度一般在HRC62左右;
5、金刚石的硬度则在HV10000;
6、碳化硅的硬度在HV4500。
工具钢是用以制造切削刀具、量具、模具和耐磨工具的钢。工具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在高温下能保持高硬度和红硬性,以及高的耐磨性和适当的韧性。工具钢一般分为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
各种工具钢既有共同的要求,如硬度高、耐 磨性好和有一定的韧性及强度等,又有各自 的特殊要求,如红硬性、耐冲击、尺寸稳定 性、抗热疲劳性和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等。 为了满足这些不同要求,生产上采用各种不 同成份的工具钢,并通过恰当的热处理工艺 来达到其性能要求。
“爱国者”导弹为何成了“睁眼瞎”?
爱国者”导弹为何成了“睁眼瞎”?
“爱国者”导弹是美国军工人员精心设计制造的战术武器,从技术要求上来讲,是不会出现吡漏和偏差的。更不会象瞎子脱离卫星导航系统和自身携带的识别系统满天空乱窜。当然,无论多么优秀的军工武器产品都有失效期和故障频发期,但是,军工维护人员在日常护理修缮中会认真检查诊断。一旦发现会立即修复更换。对于高精尖的导弹武器更会认真负责。至于楼上所说爱国者导弹为什么成了“睁眼瞎”??我想:必有其一定根源原因,或以讹传讹,或受到敌对势力反卫星信号破坏干扰,或自身电子零件设备老化失效产生故障,或故弄玄虚在战略战术上欺骗敌人,但绝不会如楼上提问者所说“爱国者”导弹为何全部成“睁眼瞎”的荒谬言论。
提问者在文章中没有给出数量词,所有通达事理的人只能理解为全部“爱国者”导弹是废弹瞎弹!!这不可笑吗???






爱国者导弹雷达系统工作负担大,过于简单,自身也有较大问题
一提到美式装备,很多人喜欢“言必称实战”,但是爱国者导弹实战战绩比较尴尬,因为是负数,击杀自己人数量远比击落对方高的多。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期间,爱国者导弹进行三次误击,先后击落英国皇家空军的一架狂风战斗轰炸机,以及美国海军的一架F/A-18大黄蜂战斗机,造成4名飞行员阵亡。有意思的是在爱国者系统第三次锁定并准备攻击美国空军一架F-16C战斗机时,F-16C飞行员抢先一步动手,发射反辐射导弹摧毁了爱国者系统的雷达,从而转危为安。

这个情况先要说一下爱国者导弹系统的构架,他的编制太过于简单了。大部分地面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是以营级为基本作战单位。雷达系统包括远程搜索雷达和火控雷达两个单元,营指挥部控制远程搜索雷达,对下面各发射连下达作战指令,发射连使用火控雷达对具体目标进行攻击。但是美国不一样,因为美国陆军最主要防空武器是美国空军和美国海军的战机,所以爱国者导弹系统被设计成一个能够快速部署的“补网型”防空系统,在美国空军和海军战机一时鞭长莫及的地方进行防空作战。

所以爱国者导弹系统的基本作战单位是连,连级就有自主的发射攻击权限,全部的搜索、火控和敌我识别功能都集成在一部无源相控阵的AN/MPQ-53雷达上。这就为日后的“眼瞎”和“误击”事件奠定伏笔,好牛也架不住长期这种使唤法。比如在击落英国狂风战斗轰炸机后,美军辩称是狂风战斗机没有打开敌我识别系统,而英军说肯定开了,飞行员甚至说拒绝前往爱国者导弹防空区域执行任务,不管怎么样,这个敌我识别方面肯定出问题。

不仅如此,因为拦截弹道导弹时间窗口很短,美国雷神公司为了提高爱国者导弹反应速度,设计了套自动应击系统,对于判定为“弹道导弹”的目标,计算机有权限可以立即自动发射导弹进行拦截。但是有些战斗机在进行俯冲等快速下降高度的战术动作时,也会被爱国者导弹的雷达系统认定为“弹道导弹”,从而自动发射导弹进行攻击。美军在后来调查发现,自己的F/A-18和F-16C都是这种情况下被爱国者导弹自动攻击。

除此之外,以色列还报告声称爱国者导弹系统的电池组和电子时钟也有问题,当雷达系统长时间开机后,会出现零点几秒的时间误差,这会大大降低拦截成功率。这方面以色列与美国进行多次改进,但最后以色列军方采取的办法却是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启的土办法,估计这个问题也比较难搞。

(爱国者PAC-3型导弹)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文:桌面战争兵棋 | 赛文
“爱国者”导弹的起源
以前我们很多人都玩过一个很经典的战争游戏——红色警戒(简称红警),而一句Construction complete响起时,玩家们的一个个建筑都已经建造完成,更是勾起无数人的回忆。而说到盟军的防空武器,最熟悉的就是我们的“爱国者”导弹,在对付敌方空中单位时,“爱国者”飞弹单发导弹极大的伤害,保卫了我们的领空。

(爱国者PAC-3反导导弹全尺寸模型)
在现实世界中,爱国者导弹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发展了,当时美国为了研制出一种新式的防空武器,既能抵御敌军空中单位的袭击,又能具备反导弹能力的防空装备。到了1984年,第一套爱国者导弹(MIM-104A)正式服役,由美国雷声公司为主承包商,交付于美国陆军使用,成为美军防空力量的一员。并且在1988年进行了改进升级,衍生出了后来人们熟知的PAC-1型导弹和PAC-2型导弹,并且在1991年著名的海湾战争崭露头角,取得了较好的表现。

(第三代反导系统作战概念示意图)
“爱国者”导弹大显神威
海湾战争可以说是“爱国者”导弹的成名之战,“爱国者”大战“飞毛腿”的事件,也让全世界认识到了“爱国者”导弹,伊拉克发射了10枚“飞毛腿”导弹攻击沙特,但是却被部署在沙特的“爱国者”导弹击落9枚,整个过程仅仅只用了1分钟时间,只漏放了一枚导弹,拦截率达到了90%。让整个世界都震惊了,也是让地对空反导系统走上了舞台,证实了其实用性,其意义十分重大。在游戏《红色警戒》中也经常可以看到“爱国者”导弹在空中拦截下了联军的V3火箭弹,也是以这个事件为原型。

(海湾战争中名声大作的爱国者导弹)
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爱国者”导弹主要部署的是MIM-104C(爱国者导弹PAC-2型),该导弹全长5.2米,直径410cm,经典造型的尾部采用了4个可活动的尾翼,装载在四联装的发射箱中,由发射车发射,发射速度为3马赫,在拦截目标时可达到6马赫,最大有效射程70~100km,射高25km。早起的爱国者导弹都是采用的指挥引导加半自动雷达制导,能有90%的拦截率,还是相当强大了。

(正在发射中的爱国者导弹)
“爱国者”导弹坠落神坛
“爱国者”导弹在海湾战争以后迅速的在各个国家火爆起来,订单需求量大增,德国、荷兰、希腊、西班牙等国家,中东地区沙特、埃及等,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也装备了“爱国者”导弹,但问题也慢慢浮现出来,众星捧月般的“爱国者”导弹也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铁板一块。

(被击落的飞毛腿导弹)
先是在2003年,“爱国者”导弹打下了美国盟军英国的龙卷风GR4型战斗机,虽然后来美国军方表示是英国战斗机忘记开敌我识别器,才造成“爱国者”导弹对其攻击,但事实是怎样也只有美军自己知道了。这段风波没过多久,“爱国者”-3又锁定了美国自家的F-16战斗机并准备发射导弹,幸亏美军飞行员训练有素,在“爱国者”导弹快要击中自己的时候先发制人,把“爱国者”的雷达打掉了。另外一名美军飞行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不到一个星期,“爱国者”-3终于成功击中美军F/A-18“大黄蜂”战斗机,造成该飞行员遇难,然而整场飞行行动中,敌军伊拉克空军压根就没有出动,“爱国者”导弹却击落了自家的飞机,整个事件过后“爱国者”也被戏称“卖国者”导弹了,在对敌我识别的能力上有着非常大的隐患。

(美军的爱国者导弹)
结语
虽然目前看来“爱国者”导弹有着许多的隐患问题,但是它依然是美国现役最主要的导弹防御系统,并且“爱国者”大战“飞毛腿”也有着非凡的意义,证明了地空导弹反导的技术可行性,即便是这次实战的战绩存在了部分水分(前文中提到的90%的拦截率,实际有可能大部分是击中了“飞毛腿”导弹进入大气层被烧毁脱落的碎片),但无论如何实际战绩如何,海湾战争后“爱国者”导弹开启了地空导弹反导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爱国者”导弹在国际上的意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gr4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gr4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