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球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球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么找人打网球?
1.去球场碰,总会碰到独自打球,或者三个人打的,直接上去问,要不要一起打。这个最直接了,一般打一场下来,觉得打的不错,都要认识一下,加个微信。
2.找社团,协会,或者网球交流群。这个也有很多渠道啊,打听打听,就找到了。
3.发表白墙,这个每个大学都会有吧,发表白墙,一定会碰到很多人。写明自己的技术水平,一般菜的,你不想跟他打,厉害的也不会喜欢跟你打。网球就是这样,找到一个合适的球友挺难的,尤其是击球节奏,落点合适的球友更难,可遇不可求,遇到了就珍惜吧。
老和一个人练乒乓球和赛球,影响涨球吗,有好处吗?
乒乓球有多种多样的打法,而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野球路”的业余球友来说,他们又各自有自己的绝招。总是跟一个人打球、比赛,对你提升球技是没太大帮助的。下面结合我自身的经历也来发表一下看法:

一个人或几个人长期在一起打球,球路过于熟悉,无益于提升球技。
乒乓球本身就是一个互相切磋、交流的项目,如果仅跟一个人或几个人长期打,不利于你适应其他人的球路,应该多多益善,博采众长。

1.要敢于多打“生球”,熟球可以多练基本功。我个平时就在自己的小区球室里和几个固定的球友打球,球友中有反胶、生胶、正胶、长胶多种打法,但由于都不是专业选手,他们能会的几种打法长年下来互相都太过熟悉了。几乎从发球开始,再到第二板攻球的习惯线路,我们互相都一清二楚,闭着眼睛都能猜到。像这种球就没有太大的悬念,我甚至在这几个球友身上从两面反胶,经过2年的练习改成了正反反胶的打法,并且运用自如。

对于熟悉的球友,你在他们身上练习基本功是可以的,但出去打比赛遇到其他选手,我照样还是输球。究其原因,就是打“生球”不够。本身业余球友发球不太规范,各种旋转层出不断,不该攻的他能打上,不该扣的他能拍上,各种五花八门的进攻让你想都想不到。因此,“闭门造车”不出去多打生球,你的球技是涨不了的。

补足短板,常跟比你水平高的人勤于练习,才有助于提升你的球技。
正所谓水涨船高,你总是和比你水平差一大截,甚至是同水平的球友打球,是很难提高球技的。水平不在一个线上对手,甚至连你的发球都接不好,除了捡球根本无法形成强对抗。因此,要经常跟比你水平高的或半专业、专业选手去PK。

1.不要有明显漏洞,增加阅读比赛经验。打乒乓球有明显的漏洞是不可以的。比如之前我是横板的全台正手攻,由于正手进攻能力出色,我忽视了对反手的练习。但在比赛中,几乎所有的对手都是奔着我反手打,不给我正手进攻的机会。这就形成了“特长突出,漏洞也突出。”只要有一个短板那就会被对方抓着不放。因此,在与平时与你固定的一个或几个球友练习时,不要总开局打比赛,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单项多球练习,以补足短板。

另外,对于同一个县或同一个市的业余球友技术水平都是相差不太大的,很多人基本功上去了但总是赢不了球就是输在经验上。阅读比赛能力强的选手,在比赛开始这前看似不经意地发你正、反手一两个球,实际上是在试探你正、反手的实力,看看到底哪边强。即便是专业的运动员也有自己习惯的发抢套路、攻球线路,对于你平时打的球友你也要总结规律,上一次输给他输在什么地方?他有哪些短板你可以攻克?下一次与其对阵应该采取哪些扬长避短的措施?

对业余选手来说,要想涨球提高球技无非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功必须扎实,没有明显漏洞,最好还有自己的一、两个绝招;另一个就是比赛经验,就像下棋一样,他能看你三步球,你能看他五步球,这个算球的能力和技战术运用能力也是涨球的一部分。我的办法是:在常打的几个小区球友身上练基本功,不再乎输赢,还有就是要适时出去多碰一些高水平的“生球”来提高实战经验。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您的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老和一个人练乒乓球,这个人的水平如何,就要多方面来看了。
如果,这个人曾经是专业运动员,受过真正的训练的,总和他练,会对你有非常大的帮助。
具体来说,从基本的动作,到思维理念,整体结构,会受到很多正规的教育和学习。

乒乓球,分为进攻技术,控制技术,防守技术。而每个技术中,动作多种,单纯一个正手攻,加力是进攻,减力是防守。真正练过乒乓的,每个动作的正确性,力量与过网弧线,以及落点,都需要非常准确才可以。
而且最重要的是思维理念,近朱者赤,单项技术练的扎实了,就需要组合使用,使用各项战术了。

业余爱好者往往在战术方面,思维理解有一定的误区,有时可能会与专业运动员相反。印象最深的是,当一个教练指导学员战术运用时,学员理解不了,听不懂,自己认为是这样这样,教练直接一句话,理解不了你就照做,做好了就理解了。
这就是专业的高级的地方。

如果说总和一个水平接近,或者比自己水平还低的人打,对自身提高发展,并没什么好处。
两人打多了,比较熟悉,技战术运动都没有多少变化,但一旦面对陌生人,尤其是比赛时,往往自己对球的旋转,力量,速度,落点等等方面,判断有很大的差别。
提高技术,需要和高水平的人练习,学习,而比赛经验,需要和不同的人打,包括不同的胶皮,不同的打法,以及左手的,通过多次比赛积累经验。

乒乓球的水平,技术高的比赛未必能赢,打赢的也未必技术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技术要扎实,经验要丰富,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才可以。
喜欢乒乓球的朋友,可以在我的主页观看更多乒乓教学视频,更加直接方便。
精彩乒乓球,关注:体育生活不分离

我是“杨磊谈乒乓”,我来回答。
正、反两方面,一是负面,影响涨球吗?二是正面,有好处吗?依次来回答。
第一,影响涨球吗?
吃肉,一定长肉吗?啥意思呢,做同样的事情,对不同人来说,效果不同。
双方水平不错的话,特别是发球接发球都具备一定水平,经常在一起练球、比赛,我认为不仅不会影响涨球,还会促进涨球。因为彼此熟悉,减少了一些低级失分,回合会相应增多,参考马龙与樊振东。相持能力,是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如果两个人水平都一般或者刚刚入门,跟外人接触很少的话,我认为对于涨球是有一定影响。乒乓球最难的地方,在于接发球,千变万化,因人而异,特别需要多接触、多积累。自身水平一般,总是跟一个人打,会无形中减少很多新鲜的东西,见不多,识自然不广,制约自身接发球水平提升。
第二,有好处吗?
上面提到了一句,首当其冲的好处是:彼此知根知底,打起来会非常熟悉,回合相持会增多,场面精彩,打得也开心。
隐藏的好处是:其实两个人能经常在一起打,除了乒乓球本身,一定是脾气性格、休闲时间、生活距离等各方面都比较方便和投缘,两个人能长期玩到一起,非常难得,这份友情千金难买,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收获。
我是“杨磊谈乒乓”,技术、器材、赛事、业余乒乓,均是个人原创,欢迎有空过来串串门、做做客!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如果这个人受过专业训练,并且水平远远高于你,那么对于涨球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这个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水平和你也差不太多,那么对于涨球肯定没有好处了!

高水平的专业球员能够帮助球友掌握正确的击球姿势和训练方法,相当于有一位免费的老师在对你进行训练,绝对有助于球技提高
1.专业球员能够帮助大家掌握正确的击球姿势、使大家在打球的时候受益终身

有个非常痴迷打乒乓球的朋友,由于水平提高很慢,特意请来一位前职业球员(现在从事乒乓球教学工作)对他进行指导。这位行家来了以后,跟他说:“你要真想提高,跟着我练一年,但是千万不要在外面打野球!”为啥?人家首先就是给他纠正错误击球动作,但是怕他在外打野球的时候又把训练时的正确动作忘了,特别叮嘱一番。

错误的击球动作只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有的球友击球动作过大,感觉每个球用力都很大。但是,这种击球方式,可能不但发力不充分、打出来的球速度和旋转都不理想,而且由于动作幅度大,还造成自己的动作频率降低。在比赛时就总感觉跟不上趟,老是比别人慢,往往很快就处于下风。

有个好的专业球员进行指导,能够逐渐改正错误的击球姿势,在训练和比赛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长远看,也非常有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能够受益终身。
2.专业球员能够帮助大家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全面提高自身水平

还是举个例子。有个球友在训练时一直感觉自己的正手特别好,时不时地吹嘘一下“正手无敌!”然而,每每到了比赛的时候,他总是感觉打的很憋屈,正手没有发挥出来就稀里糊涂地输了。

后来他找了个专业队下来的老师给找原因,人家看了以后告诉他,平时训练老是打高点球,对于低点球旋转吃的不透,所以比赛时遇到对手给到正手的各种变化球就发不出力,当然就感觉郁闷了!此后,他对于正手高、中、低点的球进行了专门训练,比赛时明显打的自如多了。

俗话说“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同专业球员打几次球之后,人家很快就能知道你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训练和改进意见。水桶能装多少水,不在于最高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低的那块木板。大家在改进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后,肯定会感觉自己的球技明显提高了。
常和水平不高的业余球友进行训练和比赛,既不利于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眼界的开阔
1.总是跟水平接近的同一个球友打,球路太熟悉,慢慢就打成了公式化的套路,当然不利于水平的提高

两个人天天打球,时间长了以后对方会发什么球,会打哪个位置,速度和力量大概是什么样都会非常熟悉。这样打来打去,慢慢就好像跟镜子打一样,彼此之间虽然打的很热闹,但是慢慢就打的很公式化、套路化了。这样长此以往打下去,除了会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以外,水平当然得不到提高了。
2.总是跟同一个球友打,不利于开阔眼界、丰富球路,虽然遇到一个外面的球友可能就会感觉蒙头转向了

乒乓球单纯从胶皮就分为正胶、生胶、长胶、反胶等几大类,每种胶皮打出来的球弧线、旋转、速度、力量都不一样。至于打法就更是多种多样了,有习惯近台快攻的,有喜欢中远台对拉的,有喜欢防守反击的等等。

跟同一个球友长期训练比赛,由于对方的胶片和打法是固定的,打来打去就只会打这个球友的胶皮和打法。一旦到外面跟其他球友进行比赛,瞬间就会被千变万化的发球、倒板和技战术打法弄得晕头转向。可能一场比赛下来,连对方的胶皮还没适应就结束了。想要有好的结果,显然是不可能了。
那得看你和什么样的人练和赛球,如果说对方技术全面,基本功扎实,动作流畅规范,那么你会涨球的。反过来讲,这个人打法单一,那你就不好说了,就是你老能打败他也不要高兴太早,换个人你就漏洞百出了,你就不适应了。
本人也是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平时就爱和球速度快的人打,感觉能对上点,打起来很过瘾。对球速慢的选手很不适应,还有我对颗粒选手的打法,一直没有找到办法。
总结一下:如果基本功练好了,就要和不同的人打球了,每个人的打法都不同,只有多适应才能涨球。
单位领导警告我,我玩得很好的球友是我们上级领导,要我尊重点,我该怎么办?
当然要多多尊重啦,尊重领导是应该的,这样对你和单位领导都有好处。自古忠言逆耳,你应该感谢领导对你的提醒,要知道多少人日思夜想接近大领导都没有机会,而你是他天生的球友,这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吗?处得好了对你们单位办事有帮助,领导对你的好印象可以让你的人生之路大大加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谢谢邀请。
当你从单位领导的“警告”里得知,平时和你玩得很好的球友是你的上级领导,要你尊重点。我觉得,这个要求不过分,也是应该的。因为你知道了球友的身份是你的上级领导,应该表示出应有的尊重,这也是你作为下级单位的职员应有的态度和素养。但同时,你也不要太刻意地去做一些不必要的举动,顺其自然就好。
我还觉得你应该感到高兴,甚至应该有一点激动。为什么呢?因为你是在毫无目的的前提下和上级领导通过打球而成为很好的球友,你本身就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是你的上级领导,你们是在双方都抛开了身份和职务等光环的情况下,在健康的体育锻炼活动中建立的友谊。你们的交往本来就没有什么心里负担,即使知道了球友是上级领导的省份,也不需要有什么心里负担,还是和原来一样就好,也比较自然。
如果你知道了上级领导的省份,而刻意地去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反而会让球友兼上级领导不习惯,也会对你有其他看法。该干嘛还干嘛!我觉得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当然对上级领导尊重是必须的,我想你们原来也一定是相互尊重的,不然不可能成为很好的球友。一切顺其自然就好,本色做好你自己就是最正常的。
很多人往往就是刻意巴结领导,曲意逢迎,一旦知道了球友是上级领导,就连球都不会打了。自己的心里想法太多,反而把原来的球友关系和友谊变成单位的上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那这球就没有办法打了。是不是?这样做人是不是太累了。
你单位的领导用“警告”也实在是没有必要的事,这样小题大做,反而让你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可见你单位的领导也是一个心里想法比较多的人。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往往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说明什么?说明你们领导就是个溜须拍马的货,你肯定也不知道你的球友是你们上级领导,否则你领导不会这么对你说,不过他说他的,你玩你的,下班时间听个毛线啊,本来打球就是放松心情的,难道对方是个领导就畏手畏脚了?不屌他,你以前和这个球友是怎么相处的,现在还是怎么相处,不能因为听了这个溜须拍马的货说了以后就畏畏缩缩了,没必要!
要分场合,打球的时候好好打,到单位见面时别太随意和散慢,尤其是不能与同事们瞎吹,你与领导咋咋咋……。我也有朋友圈,底下玩时,很随意,虽然还是喊“领导”。但一进我的办公室,那就不是朋友了,该咋说咋说,做的不好批的比普通人还狠。所以除了研究事或开会,朋友们一般不进我的办公室,他们说一进去,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我朋友吹牛:一次和领导打牌,不承想手气很好,领导总是放大炮给他,还时不时抢领导的杠,一晚下来,领导输了很多,自己大赢,完了不知为什么,喊领导去吃夜宵不去,从此不是被领导天天安排加班,就是经常出差,朋友说这个领导大度,看来升职不远了!
怎么找附近踢球的球友?
真正的球友不用刻意去找,只要附近有球场,或者一块空地,一块草坪,就能看见踢球的人。记得小时候,几个小伙伴凑钱买足球⚽,一有时间就会尽情享受踢球的快乐。
那时候也没像样的足球场,就互相约好时间,到学校的操场一踢就一下午,也感觉不到累。现在老了,踢不动了。
乒乓球台上,当陌生的球友和你练球时,你怎么去判断他的水平?
与球友们切磋,往往会碰上一些陌生的对手。那么如何来判断这些人水平高低呢?甚至如何能找到对方的破绽,继而拿下比赛的胜利呢?我个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练习时,用发球试探,分别发对方正手、反手和中路各一个球。
遇到完全没有打过的对手时,不知其水平高低,也不知其强项和弱点在哪里,最为简单的办法就是比赛开始前,在练球的过程中看似无意地往对方正手、反手和中路各发几个球,以试探他到底是反手强,还是正手弱,或者中路球处理不好等等。

1.发球试探开路,摸清对方命门所在。我打从未打过的选手时,就是习惯性地在练球时,分别往其正手、反手和中路各发一个球,这个发球不用发出多高质量,就是以不转球直接推送发过去就行。对方正手如果采取拉过来,那他基本上就具备弧圈的能力;如果是推或打,那他正手或以击打为主;试探反手的虚实、功力是个重点,对于直板而言我们一般都是攻其反手为主,如果你随意发过一个球,对方用直板横打打过来,那他的反手攻击力就不会很弱了。

最后是从中路发一个球,直板具备横打那就与横板基本无异了,正反手都具备相当的进攻能力,而打横板的话中路球是死穴,往他中路发一个球,就是看看他中路球的处理是以搓、摆过度为主,还是侧身正手攻为主。发完以上3个球,你对他正、反手和中路球的能力基本上有个了解了。对方的弱点、短板和命门基本上也会摸清,等正式比赛时你要专攻他哪里也就明确了。

看正手弧圈质量及连续拉冲能力,可判断其水平高低并是否具备专业性。
乒乓球要想具备一定的水准,正、反手暴冲弧圈是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业余选手中很多都是以拍、扣、打为主,能拉一板所谓的弧圈,质量也不太高,充其量也是半拉半撩。

1.一板暴冲定乾坤者杀伤力大,连续高质量拉冲已接近专业。业余选手中也有一板正手暴冲型的选手,这种选手的特点是:一板暴冲的力量、旋转和速度结合十分完美,从转体再到收臂整个发力很充分,一板暴冲的杀伤力很大。但缺点是由于发力过猛、过暴往往还原不到位,因此第二板、第三板的连续性很差。我们这里也有一位正手攻球特别暴力的选手,基本上是一板过,一板直接得分,由于他姓张我们也叫他“张一板”。

能够挡住他一板暴冲、暴拍的人很少,但他与半专业选手对抗时,“一板攻”的短板就是暴露出来。他只能一板攻,而对方却能连续三、五板暴冲,这样对抗起来他就完全没有优势了。对于正、反手能够连续暴冲三、五板以上的选手,那基本上就是接近于半专业了。像这种选手一般业余爱好者就很难战胜他了。另外,同样是拉弧圈,一般水平的爱好者,弧圈的旋转、力量都很差,而专业、半专业的选手拉完弧圈后,球的弧线几乎是沾台就飞,甚至是带拐弯的,这种的弧圈质量就已经完全超越业余水平了。

看脚下步伐移动如何,能够主动跑位者,具备一定战术素养。
很多业余球友都是身体笔直地站着打球,用手来打球,而不用身体的移动来寻找最佳的合理击球位置,从而达到最好的击球效果。如果在步伐移动上比较合理,主动跑位进攻那就具备一定的战术素养了。

1.打球“组合拳”套路越多,对手技战术水平越高。乒乓球不是一个左来左打,右来右打的一个过程,而是互相抑制,抢先上手斗智斗勇的一个较量。看看一个人打球时发球、接发球以及抢攻是否有套路设计,这也是看一个人技战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像日本的伊藤美诚,由于身材矮小,中远台相持吃亏,伊藤就发明了很多发球和抢攻的套路。

这些套路无花八门,落点又极其刁钻,让人防不胜防。伊藤能够越打越快,用速度来压制对手,一个是她反手生胶不太吃旋转,可以在近台发挥速度的优势,把落点打开创造机会之后,伊藤主动跑位等着你的回球路线来扣杀,这样的“组合拳”是很厉害的。对于一个陌生的对手,看他技战术套路的多少,也决定了他的水平有多高多低。

其实,对于一个陌生对手水平高低,从他拉第一板弧圈球的质量就已经可以判断个差不离了。但不论对手比你强多少,你把自己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给他足够大的压力,那即使比赛输了,其实也没有多少遗憾。最可惜、最憋屈的是,就是你完全没有摸清对方的路子,甚至是打到对方长处上去,输了比赛这是最不应该的。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您的关注,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听说关注了我的人,球技都涨了~

2021年第1篇回答
作者|【乒谈】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很多球友都喜欢和自己熟悉的人打球,因为很清楚双方的水平如何,并且形成了默契,会打得非常舒服。但是如果想要提升水平,那就要克服内心障碍,去和不同的对手去交手,去感受不同的风格。那么,面对陌生的对手,如何去判断TA的水平呢?今天【乒谈】给大家几点思路,仅供参考~
PS:只是经验之谈,并不绝对~还有特殊打法暂不讨论,今天讨论的是反胶打法。

1、看穿着和装备
面对一个陌生的对手,我们第一眼能看到的就是TA的外在部分。基本上:只要是打球场合,有一定水平的球手都会穿球衣球鞋,或者至少是运动衣运动鞋。如果是穿着休闲地出现在球场上,基本上可以判定这人只是纯玩。相反,如果对面穿着比较讲究,而且背着一个球包,浑身上下就会散发出“专业”的感觉,这时候就要通过试探技战术来判定水平了。

2、看动作
一般来说,高手有两种。一种是接受或者曾经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比如职业选手、职业退役选手,体校选手,他们6-9岁左右就开始在教练的指导下训练,基本功非常扎实,动作标准而合理,只要一打球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接受过指导的;另一种高手也就是自学成才的业余球员,喜欢打乒乓球,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接受正规的动作和技战术训练,但是可能机缘巧合和不同的高手打过,接受一些零星的指导。别看动作别扭,但是实战能力很强,也是高手!

3、练球时候看正反手动作是否规范
一般来说,和一个陌生的球友打球,都是先正手对攻、反手对攻,然后正手攻防,反手攻防,一拉一防等。如果对方的正反手动作规范,并且每次回球落点都能打到TA想要给你的位置上,说明对方的基本功是相当不错的;相反,如果练球的时候完全没有落点和线路意识,正反手动作不怎么规范,大概率是没有入门的选手。因为练球的时候给到合适的位置,这基本是约定俗成。

4、看小球能力
小球有很多种,可以先发下旋试探下对方处理下旋的基本功,比如台内搓、摆短、劈长等,然后也可以发个出台或不出台,看看对手如何处理,抢攻意识和能力如何。
5、看对手会不会拉弧圈
会不会弧圈球,这是判断球友是否入门了的关键所在。现在来说弧圈球是反胶选手必备的进攻手段,但是这项技术的学习难度非常大,在业余球友中,会拉弧圈球的并不多,能够连续拉弧圈的更是少之又少,更别提弧圈球的质量了。如果对方起下旋和连续拉弧圈的能力非常强,而且力量和旋转都到位,什么时候拉前冲什么时候拉高调都非常清楚,那基本判定对方算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6、看是否有抢攻意识,判断实战能力
在乒乓球领域,单项技术好,不一定在比赛中就表现好,因为乒乓球比赛拼的是战术能力、技术的组合、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看对手是否有良好的抢攻意识和能力,是判断其实战能力高低的关键所在。抢攻能力包括有: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抢攻,也是前三板的一部分。

7、看脚步
其实很多人都有认识上的误区,拼命地练习手上技术和腰髋,往往忽略了步法的重要性。判断对手的步法如何,主要可以参考的维度有:步法的多样性如何(垫步、碎步、单步、并步、跳步、交叉步)等是否都会,脚步应用的合理性如何,平时的小碎步应用如何。
8、看高级技术和单板质量
只要对手和你认真打几个球,你就能感受到其质量如何。判断对方来球的质量,主要可以参考的维度有: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变化、弧线和节奏。
好了,这个问题就暂时想到这么多。如果球友们还有观点和看法,评论区见了~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乒谈】,国家三级乒乓球裁判员,13年打球经验!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有道理,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收藏!也期待您关注我,和我一起感受乒乓乐趣!
1、先看他的球拍,底板与胶皮的配置,对底板胶皮有没有特别的要求,从他的球拍中可以看出他的打法2、看他的握拍是否正规,动作是否规范,站位正确不正确,基本功是否扎实 3、看他接发球处理方式,发球的动作是否正规,发球变化多不多,发球的质量高不高,水平高的选手发球质量比较高,接上旋或下旋的处理方法不同,处理不好那是水平不高,4、看他正反手会不会拉球,拉球时发力动作协调不协调,拉球的质量高不高,水平高的选手正反手都比较强,一般的选手有正手没反手5、打球灵活性怎么样,步伐移动快不快,水平高的对来球有预判,步伐灵活能跟上,供参考。




这个题目有个限制条件,就是通过练球而非比赛来判断对手水平。第六人这里提供三个方法:

首先,通过正手攻球或者反手拨球来试探对手的基本功打得怎么样。如果对手和你有来有回连续多个球不失误,而且还能控制住相对固定的落点,那说明对手有一定功底,最起码对乒乓球的技术规范有一定掌握。

其次,你和对手练习发球和接发球技术。如果你发球,对手频繁吃你发球,那说明对手实力在你之下。
具体点说,你发个比较转的纯下旋和纯上旋,如果对手接球下网或者出界,说明对手还没有过旋转这一关,接发球这个环节非常考验选手对旋转的理解和判断,看不清旋转就会吃发球,吃不吃发球是判断业余选手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说白了,如果接发球接不好,比赛根本没法打,11分制很快就让你稀里哗啦。

还有,在练习球之前,可以看看球友的球拍配置情况。
如果是成品拍,就是底板和海绵胶皮一体成型的,那不用说了,一看就是新手,刚开始接触乒乓球;如果底板是单独的,胶皮是市面上常见的,那说明是有一定基础的。具体到了什么阶段,可以参考上述两点。
综上,以上三种方法综合起来看,还是可以判断对手大体水平的。比如,对手控球能力很强,接发球基本不吃,球拍也是品牌底板和胶皮。那这样的球友不容小觑,大家可以试试看。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期待您的点赞和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球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球友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