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卡塞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卡塞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狙击精英3卡塞林神庙守卫打死后,如何触发剧情?
先进神庙里找到线索,这个是没有星星提示的,在保险箱旁边一个放着风扇的桌子上,然后到地图正下方的安全联合处,杀死军官拿保险箱的密码,找到布劳尔,他被杀了之后毁掉虎式坦克,击退到来的神殿守卫,再进神庙走近保险箱就开了,流程就是这样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是什么镜?
天文望远镜根据成像原理分为:
1.折射式望远镜(大多数),它的物镜是凸透镜,因此,廉价的折射式成像色差严重,昂贵的也无法完全避免。优点是全密封,适应力强,维护简单。
2.反射式(牛顿式)望远镜:它的物镜是凹面镜(大多镀铝),成像效果较好,不过廉价反射式成像会产生球差(球面扭曲),物镜使用几年后要镀铝。
3.折返式(通常是卡塞林格式)成像原理复杂,放大倍率高,成像效果好,可惜视野窄,价格昂贵,不适合进行大范围大跨度天文观测。
北非最后一战,隆美尔为何离开?盟军“铁匠”行动,为何巴顿单干?
关于隆美尔离开北非战场的表面理由是其身体上的疾病需要回国治疗,此前由于前线战事的激烈,隆美尔的疾病已经拖延了数个月,正好德军在北非的反击刚刚结束,隆美尔便奉命回国,其指挥权交给了意大利的梅塞将军。

不过根本上的原因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对隆美尔失去了信心,从阿拉曼战役后,隆美尔就被北非战场的前景充满了忧虑,在他看来在地中海的补给工作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非洲军团已经没有继续留在北非作战的需要了,这只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德国终究会失失败,因为最关键的补给线已经被盟军的空军和海军切断(或者近乎切断)。隆美尔一直在向最高当局提出撤出北非的请求,即便在德军向突尼斯紧急运送了第5装甲集团军过来,并且隆美尔通过一次漂亮的反击重创美军后,仍旧没能改变隆美尔的观点。显然希特勒不会将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一个充满悲观主义的将领,隆美尔被召回了。

至于巴顿的“单干”问题,当时的情况是盟军第8集团军准备对德军驻守的马雷特防线发起进攻,而美军第2军则负责牵制性的进攻,不做过深的突破,原因是在此前的推进中美军遭到了德军猛烈反击损失惨重,盟军的指挥官对美军的攻击能力产生了怀疑,不愿意让美军再做任何冒险,尽管美军拥有近4倍的兵力优势。当时巴顿刚接任美国第2军军长,这位充满进攻精神的将军显然对上级的限制相当的不满,要求做更加深入的进攻,而不是仅仅佯攻。

随着战事的进展,巴顿对于上级的限制越来越不满,他强烈抗议把他的部队再置于英军第1集团军司令部的指挥下,最终巴顿的第2军获得了独立作战的权力,不再归任何一个集团军司令部管辖。
谢邀。
我们都知道隆美尔被称为沙漠之狐,而他的这一称号正是在北非战场的节节胜利,让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负名望的将军。但是,在世界二战中,还有一名旗鼓相当的名帅,那就是盟军的巴顿,然而最令军事粉丝遗憾的是,在北非战场上,这两位世界上最出色的将领却没有真正的开始交锋,隆美尔就选择交过了北非部队的指挥权。

对于隆美尔为何交过指挥权,现在依然众说纷纭,但是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隆美尔的离开有他太爱惜自己羽毛的嫌疑。

太平洋海战指之后,盟军在全世界开始扭转整个战局,无论是亚洲战场还是欧洲战场,世界人民几乎全部团结起来去反抗法西斯的侵略。1942年11月,一向在北非战场上节节胜利的隆美尔开始遭遇各种打击,10万英美联军登录北非战场,进而很快的取得了制空权和海上霸权,而此时的德国军队已经在莫斯科被苏联彻底打垮,根本无力再去支援隆美尔的部队,此时的隆美尔已经开始意识到现在继续留在非洲无异于自杀,于是他开始不断向希特勒提出撤军的申请,但是此时的希特勒已经陷入癫狂的状态,毅然决然的拒绝了隆美尔的请求。

1943年3月,隆美尔彻底将指挥权交给了他的下一任阿尼姆,而此时还未和隆美尔直接交锋的巴顿大失所望。就在阿尼姆接过兵权之后,巴顿和蒙哥马利的部队一次次冲垮德军的防线,接过了指挥权。一心想与隆美尔较量的巴顿闻讯,大失所望。蒙哥马利指挥英第8集团军进攻马雷特防线,仅仅两个月后,阿泥姆便选择了向盟军投降。自此,北非战场最终以盟军的胜利而结束。

纵观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上的战绩,可以说战无不胜,但是当德军陷入泥潭的时候,他并没有完成一挽狂澜,自己却选择了急流勇退,也正是从这点来看,笔者才认为隆美尔虽然军事才能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但是过分的爱惜自己的羽毛,笔者却是不十分赞同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他是天下第一,没有了后勤的保障,也为之奈何呢?
因为希特勒承担不起损失隆美尔带来的后果!
1942年6月,隆美尔率军攻克托卜鲁克要塞。希特勒为了奖赏隆美尔这一次胜利,把他提升为元帅。当时的隆美尔只有49岁。 但不久,隆美尔在非洲战场遭到失败,1943年3月,隆美尔被调回大本营。隆美尔对他的儿子曼弗里德讲,他已经失宠了,并认为在目前不能再希望得到任何重要位置。于是,他开始写回忆录。
当年7月,隆美尔被任命为驻北意大利“B”集团军群司令,12月担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驻丹麦军事监察员。1943年12月到1944年7月任驻法国“B”集团军群司令。
1944年7月20日,反对希特勒的集团暴露后,希特勒逮捕了一批军官。在被捕的军官中,有隆美尔的老战友和下级,隆美尔曾经亲自向希特勒求情。1944年10月14日,这个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到处侵略的隆美尔,因牵连了对希特勒的谋杀案,被逼服毒自杀。
隆美尔是一个优秀的战术家,但在战略上则乏善可陈!他由希特勤的警卫队长(营级)职位,得到了希特勒的大力提拔。他在法国战场上初露锋芒。但在北非战事上,由于战略上的失误,使德国国力的极大削弱,成为纳粹德国走向失败的关键节点!
在北非最后一战后,希特勒己经完全意识到,北非战事必败无疑,如果战线崩溃,许多重要的将领将无法撤出。特别是隆美尔这样被纳粹神化的元帅级高官,一旦被俘或者战死,对军心和民心都是重大的打击。因此,希特勒无论如何都会把隆美尔等重要将领提前撤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卡塞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卡塞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