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不合理低价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不合理低价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丽江疑再现“不合理低价团”,游客未购物被导游斥为“铁公鸡”,你怎么看?
低价团成员被训斥不值得同情,导游被立案处罚也活该!
#杨律说法#低价旅游团违法,游客贪便宜参加,被挤兑被骂真不值得同情,导游和旅行社作为专业人士想以低价团为噱头招揽生意,更应严厉打击!

最近,有导游训斥游客的视频被名为“在沉默中死去36232”的网友上传至新浪微博,视频上传的地址显示为:丽江祥和街区。
视屏显示,一旅游团游客被带进大型玉石店内购物,有部分游客向导购咨询购买玉器,也有游客背对橱窗玩手机。拍摄视频的游客更是无奈叹气说:“哎,买玉,买玉,买玉呀。”
当该团游客回到大巴车上时,带团导游斥责未购物的顾客为“铁公鸡”。
“你们什么都不买,那我给你一桌子饭,你站在旁边看一下,你不吃,你饱吗?你不会饱吧。”导游不满得抱怨,“这是购物团啊。”
此后,导游怒气有所消减,并直言,“我回去没法向旅行社交代,我没法交代那你就没法交代,所以请你们不要耽误其他人的时间。等一下我下车,会有丽江的导游来接替我的工作。”

一名资深导游分析,从视频的对话分析,该团为不合理低价团的可能性较大。目前,昆大丽旅游线路绝大多数都有地接导游。2018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2017年,云南省以“零容忍”态度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就这件事儿,目前官方还没证实到底是否真的是低价团。如果真的是又是一个低价团,那当地政府恐怕真得好好反思一下了。
旅游中因低价团发生的冲突时有报道,实际上是旅游业的一颗毒瘤,几天几夜、飞机火车、管吃管住,只需花费几百元,这样的低价团看着是馅饼,吃下去是陷阱。旅行社又不是游客家亲戚,凭什么好吃好喝伺候着您?那些参加低价团的游客心里难道没点数?
低价团必然面临着大量的购物时间,越是低价导游对游客购物的需求就越高,一些低价旅行团被层层转包,底薪只有数百元的导游接团时往往需要垫付人均数百元的“人头费”,还没出团就已亏本。因此,他们往往千方百计通过诱导消费者购物以获得高额返点来“填坑”和盈利。如果低价团的游客不消费,那就等于坑导游的钱,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导游能好声好气才算怪!
所以,这次如果真的又是低价团,那对这些游客挨导游训斥,我只能说真的同情不起来!
当然,这么评价游客也不代表我站导游这一边,不管是不是低价团,导游以这样的态度对游客,挨处罚是必然的,挨处罚也是活该!
对于这个事件,2昆明市旅游监察支队已经介入,就导游及旅行社涉嫌违反《旅行社条例》强迫或变向强迫游客购物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目前正进行相关行政处罚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发生违反前两款规定情形的,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三十日内,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或者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
违反上述规定,依第第九十八条的规定,可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3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没收违法所得,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领队证。
低价团的违法性,作为专业人士的旅行社和导游比游客应该更清楚,以低价团为噱头招揽生意,对其事实和法律风险应该更有了解,不出事儿也许没人管,一旦被曝光,必然被处罚,这样的导游和旅行社,也没什么可叫冤的,两个字“活该!”
不过还是奉劝参加旅游的人,出去玩是寻开心的,低价团的便宜还是不要,报团旅行时一定要先对行程有充分了解并书面确认,一旦发生纠纷及时取证并向相关部门投诉!
(本文由 北京杨文战律师 提供,首发于悟空问答)
低价团一直是旅游的诟病,明知是陷井,游客为何前赴后继。
东北雪乡曝出高价套票,导游打人,让雪乡旅游市场一撅不振。有些游客是否就冲着低价游去的?强迫购物,就曝光你,现场手机录像录音,然后投诉,再放到网上,不怕强制购置的商品得不到理赔。
旅游部门要道歉,涉事旅行社要整顿,导游吊销导游证,这个代价比强迫消费大的多。雪乡的教训历历在目。
现在的游客心理素质强大的多,身后有千百万网民的支持,各大媒体平台跟踪报道,影响越大,效果越好。
我们在一边倒谴责低价旅行社时,是否也要考虑某些市民的素质,难道不知道旅行社的报价来回飞机票都不够,还住宾馆,免门费,吃大餐,你又不是旅行社老板的大爷。我曾听过几位报低价团的游客说:怕什么,他们不会把我们吃了。
目前昆明旅发委已经就“导游斥责游客为铁公鸡”一事进行了通报,涉事的导游王某已经被吊销导游证。

事情经过
网上的视频拍于1月22日丽江行程中,因这个22团队的游客未填写意见单,导游王某在旅游车上对游客说:“我没有要求你们买多少东西,你们给我一个件数,你们来云南当铁公鸡,叫我怎么向旅行社交待”。视频曝光后,引起网友热议,本就陷入舆论漩涡的云南旅游乱象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
处理结果
目前披露的最新消息,昆明市旅游监察支队已经于昨天(6日)对涉事的旅行社和导游做出处理意见,对云南旅冠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作出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对导游王某作出吊销导游证的行政处罚,而且三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导游证。
一些思考
1、从目前的结果看,没有看到对涉事旅行社的经济处罚,只是吊销了经营许可证。从对旅行社、导游的处理结果来看,还是比较重的,特别是对于导游王某来说,今后3年都无法考取导游证,意味着将不能从事导游工作。
2、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并没有提到这个“昆明—大理—丽江”6晚7日游的价格,不过从视频中导游的话来看,价格十有八九也不是正常的市场价格。
这就又要老生常谈,说起代价团这个话题。低价团屡禁不止,不是哪一方的原因,而要消除低价团,则需要主管部门、中介(旅行商)、游客等多方面的参与。这个就不再多说了。
3、旅游乱象何时休?相对来讲,现在我们的物质基础丰富了很多,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很大的方面,就是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
而我们的旅游却还在一个普遍低水平运转的层面,什么时候旅游行业才能跟得上大家追求品质的步伐并正规运转,值得大家思考。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头条号:风景故事
我不看那个,我就看到很多评论的说活该被低价团宰,不知道这些人的心理是不是有问题。旅行社出了低价游,那就有它的存在性,有些人只想逛逛风景,不想买那么多东西,有些家庭也不需要那些东西,你这么强制消费对吗?有些人说活该被宰,按这些人的逻辑什么都得买最贵的,耍最贵的,用最贵的是吧??以免被低价宰客,按你们的逻辑思维,你买车要买最贵的,吃饭要吃最贵的,坐车也要坐最贵的。打个比方,吃饭2个饭店点同一个菜这个要18,另一个要98,你记得去吃98那个,不然就不符合你逻辑,可能还有第三家要698,然后你吃了98的一个菜老板说不对,今年亏了500W,今年要赚100W来着,这最后天了这个客人要抬起,不然哪个找钱呢,然后老板找你要600W的饭钱,你给你给,不给尼玛是铁公鸡吗?饭都吃不起还上馆子,不给钱尼玛就别想走!其他事情以此类推!你们脑袋是不是锈逗了
低价团与购物回扣捆绑的旅游模式是引发游客与导游之间矛盾的源泉,要改变这种现象,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游客在选择旅行社时应当提高鉴别能力。
首先,导游强制游客购物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旅游法》第35条 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旅行社及导游不得指定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违反上述规定的,游客有权在旅游结束后30天内,要求该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手续并由旅行社为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等费用。旅行社拒不办理的可以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对于导游可以罚款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
其次,游客在面对导游强迫购物时,可以依法采取以下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根据《旅游法》第92条的规定, 游客与导游、旅行社发生纠纷后,游客可以通过协商、向消协、旅游部门投诉、仲裁,向法院诉讼等方式。还可以通过媒体曝光监督该违法行为。
最后,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对于游客投诉、举报行为,应当立即采取监管措施,维护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
旅游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引导旅行社转变发展模式,规范旅游行业的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同时作为游客应当提高自身的辨识能力,对于明显属于恶意的低价团应当予以舍弃,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游客在面对导游不法行为应当及时取证,以便后期维权。
如何看待金华500位导游共同抵制不合理低价游?
在前几天金华导游协会的年会上,本来应该是带着欢快的节日氛围的年会,却发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参加年会的五百多名导游,一起发出了关于抵制不合理低价游的倡议。而这,可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所谓的低价游这个东西,已经被诟病了非常久了,现状却一直没有什么变化。靠着极其诱人的低价格来吸引游客报名,可一旦入坑,就总会被带到各种地方强制消费。目前关于旅游的负面新闻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那些低价团所引起的。目前,导游等旅游业的从业人员的口碑,可以说是快到雪崩的临界点了。

所以说这个时候,金华的这么多导游站出来抵制不合理低价团,就成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谓的低价团,不仅不会给游客带来优惠和便利,反而还给游客留下了极其不好的印象。这种畸形的旅游形式,是时候该结束了。

旅游这个事情,从来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其中费用不便宜,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一味贪图便宜而给自己带来消极的感官的话,也算是得不偿失了。
金华500名导游共同抵制低价游,他们肯定有过切肤之痛,这在业内会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低价游也可以称为购物游,导游靠拿购物返点挣钱,游客贪图便宜,实际付出的代价更大,买回的商品几乎是低值高价,得不偿失。
出门旅游,手机人手一部,摄像录音同步,带团导游一言一行全在其中。稍有出格的,强迫消费,语言粗鲁,甚至打骂游客,把小视频放到网上,挨骂不说,旅行社要整顿,还要拖累当地的旅游形象。
雪乡就是一个例证,其中最瞩目的就是导游的空手道,还有威胁游客的漫骂。这不,雪景再美,游客不去了,岂不偷鸡不成蚀把米。
很希望金华导游这次行动,能在全国旅游行业中普及开来,明码标价,共同振头旅游产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不合理低价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不合理低价游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