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相机的基本知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相机的基本知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照相机属于哪一个知识点?
照相机属于初中物理的光学知识的考点
1.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拍摄的景物是物体,胶片是屏幕。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射在物体上的光经过漫反射通过凸透镜将物体的像成在胶片上。
物体靠近时,像越远,越来越大,最后同侧成虚像,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越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相机镜头上的参数都有哪些含义?
相机的镜头上,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参数
1、镜头的口径 这其实是也是未来要加装滤镜的尺寸,口径越大的镜头,通光量越大,原则上来说,成像质量越好,但对镜头的成本来说,也越高,这样的镜头一般很重很大,同时要加装滤镜,滤镜的成本也较高
2、镜头的焦段 镜头有固定焦距镜头和可变焦距镜头两种。顾名思意,固定焦距,就是焦距固定,这种镜头的光学结构比较简单,容易得到成像质量高的镜头,而可变焦距镜头一般内部镜片结构很复杂,通过改变内部的结构来得到一定范围内可变的焦距。好处是一个镜头可以对应不同的焦距,但成像往往会比相应的固定焦距镜头差一些。要注意的是,最大的变焦比一般不超过3为好。如24-70 70-200算是变焦比合理的变焦镜头,但18-200这种镜头,除了他的一镜走天下的便利性外,不要对他的成像质量有奢望。
3、镜头的最大光圈 比如50 0.95和50 1.8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镜头,前者的最大光圈高达0.95(注意,其实这应该表示成1/0.95),光圈越大,在低光照下的适用性及获取浅景深上就越有优势。
4、最近的对焦距离,这其实会被很多人忽略,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你必须去了解,比如你用长焦拍近物的时候,一般长焦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是比较大的,也就是说你必须离被摄物要足够远,因此,靠的太近将无法对焦。
5、是否有防抖功能,比如佳能镜头里的IS,就是代表镜头具备防抖。长焦镜头来讲,具备防抖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6、放大比率 这对于微距镜头来说,很重要,好的微距镜头,可以做到1:1甚至是2:1的放大倍率。而普通的长焦镜头,一般放大倍率也可以接受,如是0.2:1的放大倍率,因此可以用来拍大些的花。
7、对焦辅助标尺,是镜头上的一个刻度窗,可以指示目前镜头的焦距情况
8、镜头的特殊标志,比如佳能的红圈,索尼的蓝标等,代表镜头的身份
9、还有一些特殊镜头,比如移轴等等。
学习摄影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先培养良好的审美构图等,主要是从四个方面:
一是,主题明确。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拍的什么。
二是,主体突出。主要的表达的东西,得突出,在画面中抢眼。
三是,构图科学。得符合基本的构图原理。四是,画面简洁。摄影是简笔画,必须干净。即便是复杂的场面,也能从中找出规律。
既然学基础知识:那么我认为初学者可以从这些方面学起:
1, 相机的简单构造了解,明白相机的工作原理,各功能键学习使用。
2, 重要的三要素学习,光圈、快门、ISO使用调整。
3, 然后就是构图方面的学习。
4, 自己实践是最重要的,多练习。
基础就包括对相机按键功能的掌握以及调整成像质量的能力。对相机的掌握说白了,就是了解相机上面的各个按键是干什么用的,什么功能,什么情境下实现什么作用,这个是很好学的,百度或者买本书都有。另一个就需要学完书后反复练习的了,找一处景色不断调焦距调光圈换镜头以达到你想要的成像。希望能帮助到你。
新手如何选择单反相机?
选择单反相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预算:单反相机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预算来选择相机。
2. 用途:不同的用途需要不同的相机。例如,如果是旅游摄影,可以选择轻便易携带的小型相机;如果是专业摄影,则需要选择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高端相机。
3. 操作难度:单反相机相对于数码相机操作复杂,需要一定的摄影基础和技巧,因此需要考虑自己的摄影水平和操作能力。
4. 品牌和型号: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单反相机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品牌和型号。
5. 镜头选择:单反相机的镜头是影响照片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镜头。
总之,选择单反相机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来进行选择,并且需要了解相机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技巧,以便更好地发挥相机的性能。
1. 新手选择单反相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 首先,新手可以考虑自己的预算和需求。
单反相机价格较高,所以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确定预算。
同时,也要考虑自己对摄影的兴趣和需求,是拍摄风景、人物还是其他主题。
其次,新手可以参考专业摄影师的评价和推荐。
可以通过阅读摄影杂志、浏览摄影网站或者参加摄影论坛来了解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单反相机的优缺点。
此外,新手还可以去实体店进行实际体验和比较。
可以亲自试用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相机,感受手感、操作界面和功能,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单反相机。
3. 在选择单反相机的过程中,新手还可以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比如,是否有易于学习的操作界面和功能,是否有良好的镜头系统和配件支持,是否有良好的售后服务等。
这些因素都可以对新手的使用体验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选择方法
1、单反:相机单反微单最好,但价格较贵。涉及到机身和镜头。单反微单分为半帧全画幅。中型微单单反半画幅套机(镜头和机身都有)5-8k左右。
2.中型全画幅:中型全画幅在1W到1.5W之间..如果拍摄对象是人,推荐佳能,风景推荐尼康,视频推荐索尼。
3、手机拍摄:对于学生来说,不如买个手机直接拍摄。另外,手机可以连接外接镜头。理论上来说,只有学会技巧才能拍好,器材只是为人服务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学会拍照。
4、配合后期:现在打印一张20寸放大的手机照片没问题。单反微单拍出来的照片没有后期修改功能,往往差强人意。需要后期配合才能做到最好。你不一定要有好的器材才能拍好。
学习摄影必须掌握的8个基础知识是什么?
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术。所以,要想学好摄影,就必须夯实基础。在摄影学习中,我认为有以下8个基础知识必须掌握。

1.光圈。光圈代表的是进光量的大小。光圈为F表示,常见的光圈值有1、1.4、2、2.8、5.6、8、11、16、22、32等,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就越大。
2.快门。快门代表的是进光的速度,用数值表示为8秒、4秒、2秒、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等,数值越大,快门速度越慢,进光量就越多。
3.景深。景深就是对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有小景深和大景深之分。由光圈、焦距和物距三因素共同决定。光圈大,景深小;焦距大,景深小,物距大,景深小。反之,则相反。小景深可以营造虚化效果,大景深则可以让照片上的景物都清晰。

4.曝光补偿。该功能是为了弥补相机测光不准而设置的。数据相机上一般都有-2至+2共四级的曝光补偿。
5.感光度。感光度是感光材料对光线感知的一种量化数据,用ISO表示,常见的感光度的分级为ISO100、200、400、800、1600、3200、6400等,每提高一级,则感光能力增强一倍。感光度值越低,则成像质量越好。高感光度容易造成噪点,影响画质。
6.安全快门速度。当快门速度减慢到一定程度时,手持相机就会产生抖动。这个最低限点的快点速度,就是安全快门速度。理论上,只要不低于这个速度,就能拍摄出清晰的照片。安全快门速度等于焦距的倒数。

7.持机的正确方法。手持相机,要尽量保证相机稳定。不管是站持、蹲持,横拍还是竖拍,我们用手持机时,要用左手从下往上紧握镜头,取景器目镜紧贴眉骨上。
8.基本的构图方法。构图方式有很多,但最基础的构图方式,就是黄金分割构图法。掌握了这种构图方法,其他的就可以由此来触类旁通,更容易理解和提高。所以,在前期学习的时候,要把这种构图方法真正弄懂弄通。
1、熟悉相机的基本功能设置。熟记说明书,熟练设置光圈、快门、曝光补偿、感光度、白平衡,掌握对焦、测光、景深等技术;2、了解什么是主体、陪体、趣味中心;3、景别:前景、背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全景;4、构图技术:三分法、对角线、框架式、三角形、S形、开放式、对称、平衡、留白等等;5、影调与暗房技术:高调、灰调、暗调,PS后期处理;6、主题与创意,创意是灵魂,是关键;7、光影:顺光、逆光、侧逆光、漫射光、自然光、人造光、倒影、投影等等;8、拍摄角度:仰视、俯视、平视等。
感谢邀请。
恕我直言,看到这个问题我自己先迟钝了一下。8个基础知识?有这么多吗?当然,如果要是拆分加硬凑的话,10个其实也不止。但是,学习摄影还是“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一定必须是8个吗?
所以我瞅这个问题更像是自问自答……呃。而我们这些受悟空问答官方邀请的倒像是陪着题主打酱油的。
书归正传。作为一枚快门次数超过十万次的摄影爱好者,个人认为,修习摄影只需要精进两大块:一是硬件,即镜头(含机身);二是软件,即镜头后面的那个人头。

硬件这块,主要由机身和镜头两大件构成。机身的最快速度是多少?镜头的最大光圈是多少?这些您都得知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熟读设备的说明书。道理也很简单,不熟悉机身功能、镜头的焦段和光圈以及防抖性能什么的,可怎么拍啊?即使想拍,不知道摁哪儿……无从下手,得多憋屈啊。
说明书里有一些专业名词,是必须要熟知的。比如光圈,比如景深,比如快门速度。这是基础知识中的入门基础。这些要是不会,那这说明书就是根本看不懂的天书了。
说完了硬件的,咱们再说说软件的。
说明书您看了,都装脑子里了。接下来,咱们就应该端着相机实践了吧?于是,看到一个场景,我们想要把它记录下来。这个时候,除了琢磨光圈和快门速度,还要结合天时地利,考虑用光、色彩和构图——如果说,“拍什么”是硬件,那么,“怎么拍”就是软件了。
摄影作品上升到艺术角度,必须要有美感,拍摄的时候,就得讲究用光、色彩和构图。简单地说,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就是为了让作品拍得更好看,更耐看。所以,用光、色彩、构图以及一些奇思妙想的创作灵感,都归控制镜头的那颗人头所有。修人头比换镜头更重要,人头精进了,即使镜头逊色,也一样能拍出好作品的。
综上所述,摄影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硬件知识包括光圈、速度、景深这些专业术语;软件方面包含用光、色彩、构图这些美学基础。只有将软硬件有机结合,才有可能拍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附加知识,也需要了解。比如,电池在非常温时拍摄的待机时间,三脚架如何操作,怎样打灯打板补光等等。这就如同盖房子一样,只有地基(基础知识)夯实了,才有可能盖起一幢高楼大厦;基础打不牢的房子是危房,指不定哪天就露顶子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相机的基本知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相机的基本知识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