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刘博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刘博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超首轮:28名U23球员亮相,只有刘博洋张修维徐友刚打满全场,张修维献助攻,你怎么看?
看到这个问题,作为一名关心中国足球的球迷来说已经正常不过了。因为,自从去年足协颁布u23政策以来,确实给中国很多年轻球员有了上场踢球的机会,但是,除了能登场之外,也带进来了很多的问题。

比如在很多比赛之中,首发登场的年轻球员一般都会在十五分钟左右被换下,亦或是为了满足换人条件会在比赛临近结束的时候疯狂犯规。参照,今年足协超级杯,国安还曾经因为上港没有达到年轻球员上场要求,而故意控球企图拖到比赛结束,而并不是采用进攻谋求进球。

因此说,足协的u23政策确实给了年轻球员生存的机会,但是,却更凸显出了年轻球员能力不足的现状,因为,如果你实力强,球队不用政策也会给你上场踢球的。而第一轮这样的现象明显就是其他年轻球员实力不济,得不到教练信任。

因此,针对这个问题,不光光是打比赛的问题,而是在于年轻球员培养的方式以及模式上面。建设高水平的梯队,努力提高年轻球员实力才是王道。

希望武磊的出色表现能吸引更多小孩子踢球,也希望出现更多像武磊一样的年轻球员吧!
我认为这是中国足球的悲哀!泱泱大国,足球何时才能崛起?作为中国的年轻球员,何时才能出头?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赛季,足坛搞笑之事屡屡在中国出现,开场没多久就换人,试问五大联赛有过这种搞笑事件吗?俱乐部不相信本国年轻球员的实力,频频依靠外援和老球员,是,哪个俱乐部都有外援,只比中超多,不比中超少,这一点我不否认,可是人家的联赛发展到了什么水平,而中超呢?
老球员的职业生涯还能有几年?口口声声说为2022年世界杯蓄力,能不能出线线不说,大家心知肚明,即使出线了,一队30多岁的人,去和20多岁的人拼,除了经验,还有哪一点能拼过?再多的经验,能换回来好成绩吗。事实证明,不能。
当然,也不能完全是俱乐部的责任,年轻球员的表现,在为了成绩的条件下,也的确拿不出手,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青训,每年,足协在青训方面耗费的人力物力不少,这些资源如果给一个人,能让这个人少奋斗20年。都知道一切从娃娃抓起,虽然现在什么校园联赛搞得如火如荼,但是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钱都花了,为什么不把事儿办好呢?
希望足协重视重视再重视青训,说哪怕2022年没戏,我们可以等到2026,反正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
仅代表个人观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刘博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刘博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